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化工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煤化学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煤化学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煤化学

资料大小: 7.74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化工
更新日期: 2020-06-23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职高   教材   化学   规划   教育部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煤化学
出版时间:2005
丛编项: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煤化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煤化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的结构、工艺性质、煤炭分类及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等内容,并增加了煤质化验和实训部分,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反映高职高专特色。为了便于读者自学,在文字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并且在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煤化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煤化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1 一、中国的能源概况及煤炭资源1 二、中国煤炭的综合利用情况4 三、煤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6 四、煤化学的发展7 五、煤化学的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8第一章 煤的外表特征和生成10 第一节 煤的种类和外表特征10 一、煤的成因类型10 二、腐植煤的外表特征11 第二节 煤的生成12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12 二、成煤过程19 复习思考题23第二章 煤的一般性质24 第一节 煤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24 一、煤岩学的概念24 二、煤的宏观特征25 三、煤的微观特征26 四、煤岩学的应用35 第二节 煤的物理性质39 一、煤的颜色和光泽39 二、煤的断口和裂隙40 三、煤的密度41 四、煤的机械性质43 五、煤的热性质45 六、煤的电性质与磁性质47 七、煤的光学性质48 第三节 煤的固态胶体性质49 一、煤的润湿性及润湿热49 二、煤的表面积50 三、孔隙度和孔径分布50 第四节 煤的化学性质52 一、煤的氧化52 二、煤的加氢54 三、煤的氯化55 四、煤的磺化57 复习思考题57第三章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59 第一节 煤样的采集59 一、采样基础知识59 二、商品煤样采取方法60 三、生产煤样采取方法67 四、煤层煤样采取方法68 第二节 煤样的制备71 一、煤样制备的程序71 二、煤样的减灰74 三、煤样的制备75 第三节 煤质分析中常用基准和符号78 一、煤质分析中常用基准78 二、煤质分析中的常用符号79 第四节 煤的工业分析81 一、煤中的水分81 二、煤中的灰分88 三、煤的挥发分和固定碳94 第五节 煤的元素分析97 一、煤的元素组成97 二、煤中碳和氢的测定100 三、煤中氮的测定102 四、煤中全硫的测定103 五、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108 六、煤中磷的测定111 第六节 煤的发热量112 一、煤发热量的测定113 二、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发热量120 三、煤的发热量与煤质的关系121 四、煤的发热量等级122 第七节 分析结果的基准换算122 一、常用基准的物理意义和相互关系123 二、分析结果的基准换算123 复习思考题126第四章 煤的有机质的结构129 第一节 煤结构单元核心部分的结构129 一、煤的基本结构单元129 二、煤的结构参数129 第二节 煤结构单元外围部分的结构131 一、含氧官能团131 二、烷基侧链132 三、桥键133 第三节 煤的结构模型133 一、煤的化学结构模型133 二、煤的物理结构模型134 第四节 煤的分子结构的概念136 复习思考题137第五章 煤的工艺性质138 第一节 煤的热解138 一、热解过程138 二、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139 三、影响煤热解的因素142 第二节 煤的黏结和成焦机理145 一、胶质体的来源和性质145 二、煤的黏结成焦机理147 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结焦性)指标148 一、胶质层指数149 二、奥亚膨胀度152 三、基氏流动度153 四、罗加指数154 五、黏结指数156 六、坩埚膨胀序数157 七、葛金指数158 第四节 煤的其他工艺性质159 一、煤的反应性159 二、煤的结渣性160 三、煤的燃点160 四、煤的可选性161 复习思考题167第六章 煤的分类及煤质评价169 第一节 煤的分类指标169 一、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标170 二、反映煤黏结性、结焦性的指标170 第二节 中国煤分类170 一、中国煤炭分类介绍170 二、中国煤炭分类标准使用举例174 三、中国煤炭编码系统175 第三节 国际煤分类178 一、硬煤的国际分类178 二、褐煤的国际分类178 第四节 各种煤的特性及用途180 第五节 炼焦煤种和配煤原理182 一、炼焦煤种182 二、配煤原理183 第六节 煤质评价185 一、煤质评价的阶段与任务185 二、煤质评价的内容185 三、煤质评价方法186 四、煤质评价举例187 复习思考题189第七章 煤炭的综合利用190 第一节 煤的气化190 一、煤炭气化的意义190 二、煤的气化方法与煤气的种类191 三、煤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191 四、气化用煤对煤质的要求192 第二节 煤的液化194 一、煤炭液化的意义194 二、煤炭液化的方法及对煤质的要求194 三、煤液化的基本原理195 第三节 煤的燃烧196 一、煤燃烧的基本原理196 二、燃料用煤对煤质的要求197 第四节 石煤和煤矸石的利用200 一、石煤200 二、煤矸石201 复习思考题203实训部分204 实验一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204 实验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206 实验三 煤灰分产率的测定208 实验四 煤挥发分产率的测定210 实验五 煤中碳和氢的含量测定213 实验六 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219 实验七 煤的发热量测定221 实验八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226 实验九 烟煤黏结指数的测定234 实验十 烟煤的奥亚膨胀度测定236附录241参考文献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