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介护的质量 对“2050年问题”的挑战 (日)森山千贺子,(日)安达智则 编著 2016年版
介护的质量 对“2050年问题”的挑战 (日)森山千贺子,(日)安达智则 编著 2016年版

介护的质量 对“2050年问题”的挑战 (日)森山千贺子,(日)安达智则 编著 2016年版

资料大小: 32.4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1-11-30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编著   挑战   安达   质量   问题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介护的质量 对“2050年问题”的挑战
作者: (日)森山千贺子,(日)安达智则 编著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当今,全球认知障碍症患者人数已达约356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4月预测,“2050年将达到1.1亿人”,世界经合组织预测,2050年日本的高龄化比例将达到40%。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真正的“超高龄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介护的质量:对“2050年问题”的挑战》运用日常语言简单易懂地解释了我们正在努力提高的“介护质量”,以维护介护者和要介护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探讨了波伏娃《老年》的人论、社会论和国家论,介绍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介护历史和现阶段的介护现状、为提高介护质量向其他国家借鉴的先进经验和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介护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目录
第一篇 来自介护现场
第一章 对介护质量的大众思考
1.任何人都有接受高质量介护服务的愿望
2.关注介护质量的理由
3.向2050年问题进行挑战——为什么经合组织的预测会失准
第二章 “老”的含义
1.什么是“老”
2.波伏娃《老年》中的人论
3.波伏娃《老年》中的社会论
4.波伏娃《老年》中的国家论
5.波伏娃《老年》中的新型人类形象——获取新能力,使创造成为可能
第三章 从卧床介护到认知障碍症介护
1.居家介护的变化——从卧床介护到认知障碍症介护
2.介护质量的提高
3.今后介护服务实施现场的课题
第二篇 有关介护质量的理论
第一章 “介护”的语义在变化——追求为提高质量而进行的范式转换
导言
1.从明治时期起观察“介护”语义的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福祉政策中对介护质量的规定
3.介护实践质量改善的发展路程
4.期待介护范式的转换
第二章 在家庭、地区、社会中生存——来自介护者的视点
1.对介护家庭的新发现
2.该从何种角度思考介护质量
3.介护者的权利
4.来自介护者支援的实践
5.家属介护和介护质量——旨在介护质量的提高
第三章 以介护质量的发展机制实现多彩的生活
1.追求介护质量的三个目的
2.对介护质量赋予规范的“自由权、社会权、介护保障基本权”——阐释介护质量的三重结构和基于“质的数量”的发展机制
3.医疗质量和介护质量的区别
第三篇 来自介护评价工作的现场
第一章 介护实施现场的每一步都改变着利用者,也改变着社会
1.在医疗和福祉的夹缝之间
2.从评价工作的角度思考介护质量
3.对介护质量的评价仍存在改善的余地
4.提高介护质量的措施带来了成效
5.创造和改善舆论与行政也是提高介护质量的工作
第二章 探求有益于提高介护质量的评价
1.介护质量评价的开始
2.对认知障碍症患者的介护质量的评价
3.有助于提高介护质量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向保障介护质量的社会进发
1.福祉国家的介护质量提高措施
2.改善介护质量的三个视角和三个领域
3.向介护质量的提高出发
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