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
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

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

资料大小: 64.09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建筑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视角   领域   实地调查   行为学   城市设计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13年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从社会学、环境行为学、空间句法、设计方法论等视角研究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全书内容包括文献综述;设计调查的类型、功能与基本概念;设计调查的对象分类及其解读;行为与认知的调查;实体环境要素的调查;上海虹口地区的实地调查等。《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可供广大建筑师、规划师、城市规划理论工作者、高等建筑院校师生等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1.1.1 背景
1.1.2 缘起
1.2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视角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设计方法论
2.2 城市设计实践案例
2.3 社会学研究中的调查
2.4 环境行为学中的调查
2.5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调查
2.6 其他相关领域的调查
2.6.1 人类学
2.6.2 城市交通学
2.6.3 行为地理学
2.6.4 城市形态学
2.7 小结

第3章 设计调查的类型、功能与基本概念
3.1 设计过程与调查类型
3.1.1 设计的比喻:黑箱、白箱与灰箱
3.1.2 城市设计的过程
3.1.3 设计调查的三种类型
3.2 设计调查的功能
3.2.1 支持设计构思
3.2.2 支持科学决策
3.2.3 支持民主决策
3.2.4 提升设计师的预见能力
3.3 核心概念的含义辨析
3.3.1 社会学中的测量
3.3.2 概念化与操作化
3.3.3 变异范围与测量层次
3.3.4 抽样方法
3.3.5 测量品质
3.4 设计调查的程序设计
3.4.1 从研究假设到设计假设
3.4.2 设计调查的程序

第4章 设计调查的对象分类及其解读
4.1 行为活动
4.1.1 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
4.1.2 正面行为与负面行为
4.1.3 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
4.1.4 其他分类方法
4.2 知觉认知
4.2.1 需求调查
4.2.2 满意度调查
4.2.3 环境意象调查
4.3 实体环境要素
4.3.1 拉普卜特的分类法
4.3.2 城市形态学的分类法
4.3.3 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
4.3.4 其他分类方法
4.4 信息解读的基本原则
4.4.1 人性化
4.4.2 鼓励社会交往
4.4.3 公平与公正
4.5 信息解读与设计构思
4.5.1 行为信息:发现使用问题
4.5.2 认知信息:寻找需求重点
4.5.3 实体环境信息:判断差距
4.5.4 设计构思过程的改良

第5章 行为与认知的调查
5.1 言说类调查法
5.1.1 问卷法
5.1.2 访谈法
5.1.3 认知地图法
5.2 观察类调查法
5.2.1 非结构性观察法
5.2.2 活动注记法
5.2.3 行人计数法
5.2.4 动线观察法
5.2.5 行为迹象法
5.2.6 小结
5.3 文献查阅法
5.3.1 人车碰撞事故调查
5.3.2 犯罪行为发生地点调查

第6章 实体环境要素的调查
6.1 难点剖析
6.1.1 空间概念的测量
6.1.2 空间分析的边界与基本单位
6.1.3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6.2 宏观尺度
6.2.1 城市肌理分析
6.2.2 公共设施的均好性分析
6.2.3 街道空间的组构特性分析
6.3 中观尺度
6.3.1 街道界面的品质评估
6.3.2 街道段的可步行性审计
6.3.3 过街设施评价:步行试验法
6.4 微观尺度
6.4.1 广场的可见性模型分析
6.4.2 座位供应情况调查

第7章 上海虹口地区的实地调查
7.1 行为与认知调查
7.1.1 动态活动
7.1.2 静态活动
7.1.3 抄近路行为
7.1.4 认知调查
7.2 实体环境要素调查
7.2.1 城市肌理分析
7.2.2 街道空间的组构分析
7.2.3 街道段的可步行性分析
7.3 设计改造建议
7.3.1 步行网络
7.3.2 开放空间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转化工作的普适性策略
8.1.2 对三项准则的回应
8.1.3 调查方法选用指南
8.2 主要创新点
8.2.1 揭示了设计调查工作认识的误区
8.2.2 设计调查方法的系统化与更新
8.2.3 环境行为学融入设计构思的新尝试
8.2.4 结构性行为观察法的改良和推广
8.3 不足点和展望
8.3.1 研究的不足点
8.3.2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