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全城市设计 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安全城市设计 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安全城市设计 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资料大小: 134.73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建筑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策略   基于   建国   公共   空间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安全城市设计 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研究丛书·安全城市设计: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是针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研究专著,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和途径,旨在建立基于安全城市设计的理论实践基础,补充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及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城市设计研究丛书·安全城市设计: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首先论证城市设计领域研究公共安全的必要性,提出并阐释安全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安全城市设计与城市安全规划、建筑安全设计的关系;继而对应行为事故、犯罪、恐怖袭击和灾害等公共安全威胁要素,从自身安全和安全职能两方面,分析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属性,构建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理论框架;最后,通过系统分析空间形态及建筑等空间要素对其安全属性的影响,结合案例研究和评介,分别从行为安全设计、防卫安全设计、灾害安全设计三方面,阐述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策略。《城市设计研究丛书·安全城市设计: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城市公共安全、城市防灾减灾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建设管理者,也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时代背景
0.1.2 学科背景
0.2 研究现状与动态
0.2.1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0.2.2 通过规划设计应对恐怖袭击的研究与实践
0.2.3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研究进展及动向
0.2.4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走向及其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相关研究
0.2.5 相关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0.3.1 研究方法与目标
0.3.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 基础理论
1.1 安全科学相关理论
1.1.1 事故致因理论
1.1.2 安全行为理论
1.1.3 安全风险理论
1.2 环境行为相关理论
1.2.1 环境认知理沦
1.2.2 行为场景理论
1.2.3 环境应激理论
1.3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相关理论
1.3.1 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及自然监控
1.3.2 奥斯卡·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理论
1.3.3 杰弗瑞的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
1.3.4 克拉克的情境犯罪预防策略
1.3.5 综合性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及策略
1.4 灾害学及城市防灾相关理论
1.4.1 灾害系统论
1.4.2 环境灾害理论
1.4.3 城市防灾空问理念
1.5 安全城市理念
2 安全城市设计的概念建构
2.1 现代城市设计中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引入
2.2 安全城市设汁的概念及内涵
2.3 历史城市设计中城市公共安全相关研究及实践
2.3.1 史前人类聚居地及早期城市的设汁
2.3.2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设汁
2.3.3 古罗马的城市没计
2.3.4 中世纪的城市设汁
2.3.5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设计
2.3.6 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
2.3.7 近现代城市没计
2.4 安全城市设计与城市安全规划的关系
2.4.1 近现代城市安全规划的发展与演变
2.4.2 安全城市设计与城市安全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2.5 安全城市设计与建筑安全设计的关系
2.5.1 建筑安全没计概述
2.5.2 安全城市设计与建筑安全设汁的区别与联系
3 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属性
3.1 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行为事故
3.1.1 公共开放空间行为事故的主要类型
3.1.2 公共开放空间主要行为事故分析
3.2 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犯罪及恐怖袭击
3.2.1 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犯罪
3.2.2 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恐怖袭击
3.3 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灾害
3.3.1 城市主要灾害类型
3.3.2 公共开放空间的防灾减灾职能
4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理论框架
4.1 公共开放空间是安全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4.2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基本要素
4.2.1 安全威胁要素
4.2.2 人的安全需求
4.2.3 人的心理行为要素
4.2.4 自然环境要素
4.2.5 城市空间要素
4.3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内容构成
4.3.1 行为安全设计
4.3.2 防卫安全设计
4.3.3 灾害安全设计
4.4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层次范围
4.4.1 宏观——城市总体层次
4.4.2 中观——分区层次
4.4.3 微观——地段层次
4.5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安全城市设计价值取向与目标评价
4.5.1 价值取向
4.5.2 目标与评价
5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行为安全设计策略
5.1 跌倒事故安全设计策略
5.1.1 空间要素对跌倒事故的影响
5.1.2 设计策略
5.2 跌落、溺水事故安全设计策略
5.2.1 空间要素对跌落、溺水事故的影响
5.2.2 设计策略
5.3 高空坠物事故安全设计策略
5.3.1 空间要素对高空坠物事故的影响
5.3.2 设计策略
5.4 步行交通事故安全设计策略
5.4.1 空间要素对步行交通事故的影响
5.4.2 设计策略
6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6.1 公共开放空间犯罪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6.1.1 空间要素对公共开放空间犯罪防卫安全的影响
6.1.2 设计策略
6.2 汽车炸弹恐怖袭击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6.2.1 空间要素对汽车炸弹恐怖袭击防卫安全的影响
6.2.2 设计策略
6.3 相关案例评介
6.3.1 英国纽卡斯特尔城市中心区公共开放空问犯罪防卫安全设计
6.3.2 美国首都城市设计与安全规划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防卫安全设计
7 以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的灾害安全设计策略
7.1 灾害调节设计策略
7.1.1 城市热环境调节及缓解热岛效应设计策略
7.1.2 城市水环境调节及缓解洪涝灾害设汁策略
7.1.3 城市风环境凋节及缓解空气污染、风灾设计策略
7.2 灾害缓冲隔离设计策略
7.2.1 公共开放空间灾害缓冲隔离职能的作用机制
7.2.2 灾害缓冲隔离公共开放空间的构成类型及属性要求
7.2.3 空间要素对公共开放空间灾害缓冲隔离职能的影响
7.2.4 设计策略
7.3 灾害避难救援设计策略
7.3.1 灾害避难救援公共开放空间的构成及相关设施
7.3.2 灾害避难救援活动的基本特征
7.3.3 灾害避难救援公共开放空问的属性要求
7.3.4 空间要素对公共开放空间灾害避难救援职能的影响
7.3.5 设计策略
7.4 相关案例评介
7.4.1 宜兴团仇滨水区城市设计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调节策略探讨
7.4.2 澳大利亚墨尔本林恩布鲁克居住区规划洪涝灾害调节设计
7.4.3 法国瓦勒德瓦兹省新社区规划设汁灾害调节和缓冲隔离策略整合
7.4.4 日本建筑密集街区更新灾害避难救援设汁示例
7.4.5 日本千叶县市川市大洲防灾避难救援公园设汁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公共开放空间犯罪防卫安全性调查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