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建筑 >园林可持续设计 [卢圣 著] 2013年版
园林可持续设计 [卢圣 著] 2013年版

园林可持续设计 [卢圣 著] 2013年版

资料大小: 73.88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建筑
更新日期: 2019-11-07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园林   设计   可持续   卢圣   2013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园林可持续设计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园林可持续设计》从审视风景园林的现状入手,通过国内外风景园林发展过程的回溯所得到的启示,建构了“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园林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园林可持续发展道路。书中着重讨论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对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概要分析。《园林可持续设计》可供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园林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风景园林行业现状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超速的城市化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及隐忧
二、城市化恶化城市和乡村环境
三、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二节 中国风景园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规划的短视
二、疏忽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三、缺失基于城市自然风貌与特色的园林
四、浮夸风导致园林过度设计现象普遍
五、西风东进丧失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六、家园氛围淡薄
七、漠视自然物的生态作用
八、相关管理不足导致资源和能源上的浪费
九、风景园林教育的问题
第三节 风景园林行业与时俱进的责任
一、面对环境问题全球各级园林组织重视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风景园林设计教育宪章》明确界定风景园林的教育方向
三、环境伦理变化
四、风景园林师的责任
五、风景园林的外延
第四节 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风景园林师定义中可持续含义的延伸
二、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实践意义
三、园林的社会学意义
四、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第二章 国内外风景园林的发展及启示
第一节 国内外风景园林发展对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一、相关城市理论与城市环境空间
二、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对园林的影响
三、当代各种设计思潮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第二节 与风景园林相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风景园林建设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二、国内的主要风景园林可持续理论研究
三、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四、建筑师的零星探索
五、政府、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第三节 现代园林的融合与发展
一、风景园林相关组织对于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三、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
四、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风景园林
第三章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辨析与建构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形成过程
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
二、认识自然的理论变迁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一、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三、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四、可持续设计的含义
五、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设计”
六、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建立
七、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
第四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
一、从美到实用与美
二、从“常规设计”到“生态设计”
三、从“生态设计”到园林的可持续设计
四、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科学基础
第五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动力机制
一、环境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人类建立持久性生活方式的意识及行动
三、国际社会为改善环境的努力
四、国家推动风景园林发展
五、企业的社会责任
六、风景园林师的更高追求
七、科技进步
八、园林可持续设计产生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
第一节 可持续人居环境——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
一、 宏观层——保护和构建自然生态环境和尊重传统历史和文化
二、 中观层次——改善区域城市环境
三、 微观层次——营造健康工作环境
第二节 探索自然环境合理的利用方式
一、 中国文化独特性格——传统节制观念
二、 全局的规划观——以园林为中心的规划方法
三、 总体的系统性原则
四、 城市与园林的融合
五、 交通结合绿道规划
六、 公众参与园林规划设计
七、 空间与意境的营造——以小见大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三节 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交流空间的设计
一、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与空间关系
二、 注重居住区园林的设计
三、 公共绿化空间要提供大量人活动的场地
四、 人性化设计
五、 控制活动空间的均好性及舒适感需要
六、 采用步行交通促进交流
七、 注重园林特色形成
第四节 应用可持续性技术的节约型园林
一、 使用可持续性技术的前因
二、 物质能源利用——改变综合用能方式的设计
三、 立体形式绿化
四、 植物的利用
五、 建筑材料消耗最小化策略
六、 保护土壤生物能
七、 再设计
八、 低技术与高技术的应用——可持续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传承文化精神
一、 文化传统的传承及地域传统的保护
二、 园林景观意象的延续
三、 回归城市肌理
四、 交往空间的设计——重构邻里关系
五、 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冲击
第六节 时间与记忆——持续的景物特色之愉悦
一、 色彩的愉悦
二、 形态和尺度的愉悦
三、空间的愉悦
四、 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五、 体验城市形象与田园生活
第七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原则
一、 全过程原则
二、 最低能耗原则
三、 环境?采缁岐簿?济均衡可持续原则
四、 技术可持续性原则
五、 管理可持续性原则
六、公众参与性原则
第八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导控机制
第九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讨论
第十节 坚持风景园林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 风景园林专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二、 与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三、 风景园林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
四、 风景园林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内容
五、 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策略
第五章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
第一节 相关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
一、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启示
二、 园林相关评价的启示
第二节 融合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确定景观评价指标
一、 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的借鉴
二、 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分类
第三节 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体系
一、 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 评价目的
三、 评价体系构建
四、 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基础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一、 结语
二、 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