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建筑 >中国国宝建筑 中原珍藏
中国国宝建筑 中原珍藏

中国国宝建筑 中原珍藏

资料大小: 37.63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建筑
更新日期: 2020-06-03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国宝   珍藏   主编   中原   建筑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宝建筑 中原珍藏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中国国宝建筑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宝建筑·中原珍藏》主要是解读山西、河南境内的国宝级古建筑。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传说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并在此赢得胜利,因此,中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都城建于山西夏县,奴隶制繁荣期的成汤故都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春秋战国时,这里是群雄争霸的战场,从东汉起至西晋,政治及文化中心开始东移,洛阳逐渐与京都齐名。北魏统治者更推行汉文化,迁都洛阳,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用白马驮来的佛经供奉于大理寺正堂供人朝拜,后来正式建成白马寺珍藏,被佛教界尊为“释源”——意为中国释学之发源地,由此开始,中原大地成为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南北朝时,辽国萧太后十分重视佛教,洛阳庙堂林立。据《洛阳伽蓝记》载:洛阳永宁寺塔高百余尺,天气晴朗时,数十里可见。河南、山西境内石窟丰富,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因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原遗存的佛塔、石窟之多,折射出这一地区宗教建筑之繁盛,该地区至今是中国古塔最多、类别最齐全的地区。北宋政治中心进一步东移汴梁(今河南开封),汴梁商业随之繁荣,成为全国首富之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历史。山西境内气候干燥,通风良好,有利于木建筑的生存与保护,所以可称经典的古建筑很多,唐、宋、辽、金建筑就有106座。始建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两座大殿,经历了1200多个春秋,至今巍然屹立。建于辽代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全高67.31米,按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也算是高层建筑,建成迄今已度过900多个寒暑,其间经受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主体巍然不动。其“明五暗四”的构造做法,为现代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山西又是被后世尊为“关圣帝君”的关羽的故乡,山西境内祭祀关公的庙宇很多,其中以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造型最为奇特和精美。此外,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庄严古朴、宋代泥塑的栩栩如生、平遥古城的完整、晋中大院的深邃敦厚、票号镖局建筑的时代烙印,都已载入史册。中原大地,不愧是中华文化的摇篮!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你会感受更多。
目录
佛宫寺释迦塔——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佛塔
南禅寺大殿——中国及亚洲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佛光寺——中国现存4座唐代木构殿宇中体量最大的一座
晋祠——闻名中外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华严寺——中国最古老的单檐大殿和经殿
永乐宫——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广胜寺——再现元代杂剧演出盛况的珍贵壁画
悬空寺——悬挂于陡峭崖壁上的危楼仙阁
平遥城墙——一座令世界惊奇的完整古城
丁村民宅——走进明清晋南民居
大云院——静静地栖身在一片洁净的天地间
解州关帝庙——全国关帝庙的祖庙
龙门寺——中国仅存的五代木构悬山顶殿宇
南吉祥寺——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殿宇
北吉祥寺——三大殿不同立面折射出古建筑发展轨迹
牛王庙戏台——现存最早的元代戏台
绛州大堂——中国古代衙署建筑代表作
榆次城隍庙——旧城古庙老戏台
袄神楼——造型奇特的“多功能楼”
大同九龙壁——中国最大的九龙壁
广济寺大雄宝殿——“大隐隐于市”的元代佛殿
介休后土庙——一座琉璃艺术博物馆
龙岩寺——中国遗存极少的金代古建筑
潞安府城隍庙——中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
边靖楼——“声闻四达”的晋北名鼓楼
九天圣母庙——寺前“天梯道”,寺后“梳妆楼”
洪福寺——高踞黄土高原的佛寺
慈相寺——平遥城东一古寺
平遥文庙——中国科举博物馆
乔家大院——晋中豪宅
崔府君庙——敦煌壁画里出现过的山门
西溪二仙庙——“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原起寺——在唐代古寺中暮听钟声夜听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