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冶金学 钢铁冶金卷
现代冶金学 钢铁冶金卷

现代冶金学 钢铁冶金卷

资料大小: 65.28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冶金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冶金   主编   钢铁   冶金学   现代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现代冶金学 钢铁冶金卷
出版时间:2005
内容简介
  本书为冶金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配套教材,系统地阐述了钢铁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与工艺,介绍了炼铁、炼钢和连铸过程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全书分为炼铁和炼钢两篇,内容包括:现代高炉炼铁工艺,高炉炼铁原料,高炉炼铁基础理论,高炉炉料和煤气运动,高炉强化冶炼,非高炉炼铁等内容;炼钢的基础理论,炼钢用的原材料,氧气转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炉外处理,钢的连续浇铸等。各章均附有习题或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也可供从事钢铁生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炼铁篇第一章 现代高炉炼铁工艺 1.1 高炉炼铁生产流程 1.2 高炉本体及主要构成 1.2.1 高炉内衬 1.2.2 高炉冷却设备 1.2.3 高炉附属系统 1.2.4 高炉区域划分 1.3 高炉冶炼产品 1.3.1 生铁 1.3.2 高炉渣 1.3.3 高炉煤气 1.4 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高炉炼铁原料 2.1 铁矿石和燃料 2.1.1 铁矿石 2.1.3 熔剂 2.1.4 高炉燃料 2.2 烧结矿 2.2.1 烧结矿质量指标 2.2.2 烧结过程及主要反应 2.2.3 烧结矿固结机理 2.2.4 强化烧结过程分析 2.2.5 烧结新工艺 2.3 球团矿 2.3.1 球团矿质量指标 2.3.2 矿粉造球过程 2.4 其它固结方法 2.4.1 压力造块法 2.4.2 粘结剂固结 2.4.3 其他方法 第三章 高炉炼铁基础理论 3.1 高炉内还原过程 3.1.1 铁氧化物的还原 3.1.2 其它元素的还原 3.1.3 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 3.1.4 铁矿还原动力学 3.2 渗碳和生铁的形成 3.3 造渣与脱硫 3.3.1 造渣的目的和作用 3.3.2 高炉造渣过程 3.3.3 高炉渣对冶炼的影响 3.3.4 高炉脱硫 第四章 高炉炉料和煤气运动 4.1 炉缸反应 4.1.1 炉缸燃烧反应机理 4.1.2 炉缸燃烧反应过程 4.1.3 燃烧带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4.1.4 下部调剂原理 4.1.5 风口区理论燃烧温度 4.2 煤气运动 4.2.1 煤气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4.2.2 高炉热交换 4.3 炉料运动 4.3.1 炉料下降 4.3.2 高炉料柱压差 4.3.3 改善料柱透气性 4.3.4 改善煤气流分布 4.3.5 上部调剂原理 4.4 高炉能量利用计算 4.4.1 高炉能量利用计算 4.4.2 高炉操作线图及其应用 第五章 高炉强化冶炼 5.1 强化高炉冶炼的方向 5.2 精料 5.2.1 精料的要求 5.2.2 人造富矿的发展方向 5.2.3 提高人造富矿的高温冶金性能 5.2.4 合理炉料结构 5.3 高压操作 5.3.1 高压操作系统 5.3.2 高压操作的影响 5.4 高风温 5.4.1 高风温的影响 5.4.2 高风温的获得 5.5 喷吹燃料 5.5.1 喷吹燃料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5.5.2 置换比与喷吹量 5.5.3 限制喷吹量的因素 5.6 富氧鼓风操作 5.6.1富氧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5.6.2富氧鼓风操作特点 第六章 非高炉炼铁 6.1 非高炉炼铁概况 6.2 直接还原 6.2.1 直接还原炼铁法的现状 6.2.2 直接还原生产工艺 6.3 熔融还原 6.3.1 熔融还原炼铁法的现状 6.3.2 熔融还原生产工艺 参考文献 炼钢篇第一章 概 述 1.1 炼钢的发展历程 11.2 我国钢铁工业的状况 1.3 炼钢的基本任务 1.3.1 钢中的磷 1.3.2 钢中的硫 1.3.3 钢中的氧 1.3.4 钢中的气体 1.3.5 钢中非金属夹杂 1.3.6 钢的成分 1.4 钢的分类 1.4.1 按化学成分分类 1.4.2 按冶炼方法和质量水平分类 1.4.3 按用途分类 第二章 炼钢的基础理论 2.1 钢液的物理性质 2.1.1 钢的密度 2.1.2 钢的熔点 2.1.3 钢液的粘度 2.1.4 钢液的表面张力 2.1.5 钢的导热能力 2.2 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2.2.1 熔渣的作用、来源、分类与组成 2.2.2 熔渣的化学性质 2.2.3 熔渣的物理性质 2.3 硅、锰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2.3.1 硅的氧化和还原 2.3.2 锰的氧化和还原 2.4 碳氧化反应 2.5 钢液的脱磷 2.6 钢液的脱硫 2.6.1 渣钢间的脱硫反应 2.6.2 气化脱硫 2.6.3 脱硫反应动力学 2.7钢液的脱氧 2.7.1 脱氧的方式 2.7.2 脱氧剂和脱氧能力 2.7.3 脱氧反应动力学 2.7.4 脱氧合金化 2.8铬、钒、铌的氧化 2.8.1 铬的氧化与还原 2.8.2 钒的氧化 2.8.3 铌的氧化 2.9 氢、氮的反应 2.9.1 铁液中的氢、氮的溶解度 2.9.2 影响氢和氮在钢中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章 炼钢用原材料 3.1 金属料 3.1.1 铁水 3.1.2 废钢 3.1.3 生铁 3.1.4 海绵铁 3.1.5 铁合金 3.2 非金属料 3.2.1 造渣剂 3.2.2 增碳剂 3.3 氧化剂 第四章 氧气转炉炼钢法 4.1 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 4.1.1 一炉钢的吹炼过程和熔池内元素的氧化规律 4.1.2 熔池内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4.1.3 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工艺 4.2 底吹氧气转炉炼钢法 4.2.1 底吹氧气转炉结构特点 4.2.2 底吹氧气转炉炉内反应 4.3 侧吹氧气转炉炼钢法 4.3.1 全氧侧吹转炉炼钢法冶金过程的基本规律 4.3.2 全氧侧吹转炉炼钢法的特点与优势 4.4 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炼钢法 4.4.1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的类型 4.4.2 底部供气元件的类型及特点 4.4.3 顶底复吹转炉内的反应 4.4.4 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少渣冶炼 第五章 电炉炼钢 5.1 电炉炼钢历史及其发展 5.1.1 电炉炼钢发展历史 5.1.2 电炉炼钢发展前景 5.2 电炉炼钢设备 5.2.1 电炉的大小与分类 5.2.2 电炉的机械结构 5.2.3 电炉炼钢的排烟与除尘 5.2.5 电炉电气设备 5.2.6 电炉电气特性及供电制度 5.3 电炉炼钢冶炼工艺 5.3.1 电炉冶炼操作方法 5.3.2 传统电炉炼钢冶炼工艺 5.3.3 现代电炉炼钢冶炼工艺 5.3.4 钢液的合金化 5.4 现代电炉炼钢技术 5.4.1 超高功率电炉的发展及其特征 5.4.2 超高功率电炉相关技术 5.4.3 废钢预热节能技术 5.4.4 直流电弧炉技术 5.4.5 高阻抗电弧炉 第六章 炉外处理 6.1 炉外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6.2 炉外精炼的基本手段 6.2.1 搅拌 6.2.2 真空 6.2.3 添加精炼剂 6.2.4 加热 6.3 铁水预处理技术 6.3.1 铁水预脱硅 6.3.2 铁水预脱硫 6.3.3 铁水预脱磷 6.3.4 铁水同时脱硫脱磷 6.3.5 铁水预处理提钒 6.3.6 铁水预处理提铌 6.4 钢水二次精炼方法 6.4.1 钢包吹氩技术 6.4.2 钢包喷射冶金 6.4.3 喂线技术 6.4.4 循环真空脱气法 6.4.5 真空钢包处理 6.4.6 电弧加热的真空精炼炉 6.4.7 真空电弧脱气精炼炉 6.4.8 不锈钢炉外精炼 6.5 炉外精炼发展趋势 6.5.1 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趋势 6.5.2 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七章 钢的连续浇铸 7.1概述 7.1.1 连铸技术发展概况 7.1.2 连铸的优越性 7.1.3 连铸机的基本机型及其特点 7.2连铸机的主要设备 7.2.1 连铸机的基本参数 7.2.2 钢包 7.2.3 中间包 7.2.4 结晶器 7.2.5 二次冷却系统 7.2.6 拉坯矫直装置 7.2.7 引锭装置 7.2.7 辊缝测量装置 7.2.8 铸坯切割装置 7.2.9 出坯系统的各种设备 7.2.10 连铸车间布置 7.3钢的凝固及连铸坯的凝固结构 7.3.1 钢凝固结晶的特点 7.3.2 成分过冷 7.3.3 化学成分偏析 7.3.4 凝固收缩 7.3.5 连铸坯的凝固特征和结构特点 7.3.6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7.3.7 连铸坯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和应力 7.4连铸操作工艺 7.4.1 连铸钢液的准备 7.4.2 浇铸前的准备 7.4.3 浇钢操作 7.4.4 浇铸温度控制 7.4.5 拉速的控制 7.4.6 冷却水控制 7.4.7 保护浇铸 7.4.8 保护渣 7.4.9 中间包覆盖剂 7.5 连铸坯质量 7.5.1 连铸坯的纯净度 7.5.2 连铸坯表面质量 7.5.3 连铸坯内部质量 7.5.4 连铸坯形状缺陷 7.6 薄板坯连铸连轧 7.6.1 薄板坯连铸工艺的优点 7.6.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历程 7.6.2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关键技术 7.6.3 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 7.6.4 我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