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

资料大小: 9.19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交通运输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飞行器   系统工程   研制   阮镰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
出版时间:2008
丛编项: 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阐述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工程系统工程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系统工程过程、工程专业综合、系统分析和控制在现代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工程将飞行器研制中的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还对我国在下一代先进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问题,如下一代飞行器研制中的软件可靠性、软件系统测试和系统工程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可作为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专业、工程系统工程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航空航天行业及其他工程专业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概述
 1.1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的概念
  1.1.1 系统
1.1.2 系统工程
1.1.3 工程系统工程
1.1.4 飞行器研制系统工程
1.2 飞行器全寿命期研制阶段的划分
1.2.1 零阶段——立项前的酝酿阶段
1.2.2 阶段1——方案探索和系统定义阶段
1.2.3 阶段2——方案确定阶段
1.2.4 阶段3——工程研制阶段
1.2.5 阶段4——生产和部署阶段9 1.2.6 阶段5——使用和保障阶段
1.2.7 退役处理
第2章 系统工程过程
2.1 系统工程过程在现代飞行器研制中的作用
2.2 系统工程过程的定义和特征
2.3 系统工程过程的实施
2.3.1 任务要求分析
2.3.2 功能分析
2.3.3 系统综合
2.3.4 系统工程过程的输出
第3章 工程专业的综合
3.1 概述
3.2 可靠性工程
3.2.1 可靠性要求
3.2.2 可靠性工程实践
3.3 维修性工程
3.3.1 维修性要求
3.3.2 维修性工程实践
3.4 安全性工程
3.4.1 安全性评价
3.4.2 安全性工程实践
3.5 零件工程
3.5.1 材料的选择
3.5.2 加工过程的选择
3.5.3 零件控制
3.6 人素工程
3.6.1 人素工程的研究方法
3.6.2 人素工程研究中的度量尺度
3.6.3 人素工程实践
3.7 可生产性工程
3.7.1 影响可生产性的诸因素
3.7.2 可生产性工程实践
第4章 综合保障工程
4.1 保障性
4.1.1 保障性定义
4.1.2 保障性要求
4.2 综合保障
4.2.1 基本概念
4.2.2 装备保障
4.2.3 综合保障要素
4.2.4 保障系统、保障方案、保障计划
4.2.5 综合保障计划与综合保障工作计划
4.3 保障性分析
4.3.1 保障性分析的概念
4.3.2 常用的保障性分析方法
4.3.3 保障性分析信息
4.4 保障资源研制
4.4.1 备件和器材供应
4.4.2 保障设备
4.3 综合保障试验与评定
第5章 飞行器研制中的软件工程
5.1 概述
5.1.1 软件在现代飞行器中的重要作用
5.1.2 软件的质量特性
5.1.3 软件的质量模型
5.1.4 软件质量的Pareto原理
5.1.5 软件质量与软件工程化
5.2 现代软件开发与管理的三维模型
5.2.1 软件生存期的全过程控制
5.2.2 软件质量的全方位管理
5.2.3 构建多层次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5.3 时间维——对软件生存期的全过程控制
5.3.1 过程的定义
5.3.2 软件过程管理的关键活动
5.3.3 过程控制要点
5.3.4 软件生存期各阶段的过程控制
5.4 空间维——软件关键质量因素的全方位管理
5.4.1 软件的分级管理
5.4.2 软件文档管理
5.4.3 软件需求管理
5.4.4 软件评审管理
5.4.5 软件配置管理
5.4.6 软件测试管理
5.4.7 建立软件的失效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5.4.8 对分承制单位的管理
5.5 三位一体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5.5.1 软件开发者的自我管理——个体软件过程 2 5.5.2 软件开发者的团队管理——小组软件过程
5.5.3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5.5.4 从CMM到CMMI
5.6 下一代飞行器研制中的软件可靠性问题
5.6.1 美国F22的教训
5.6.2 F35软件可靠性的实施
5.6.3 下一代飞行器研制中的软件可靠性工程
5.7 下一代飞行器研制中的软件系统测试问题
5.7.1 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环境的思考
5.7.2 模型驱动的软件仿真测试技术
第6章 系统分析和控制
6.1 权衡分析方法
6.1.1 权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6.1.2 权衡分析的若干方法
6.2 工作分解结构
6.2.1 系统层次体系
6.2.2 工作分解结构的组成和分类
6.2.3 工作分解结构的基本功能
6.2.4 利用工作分解结构制定进度计划
6.2.5 利用工作分解结构估算费用
6.2.6 制定飞行器系统费用进度曲线的方法
6.3 技术性能测量
6.3.1 技术性能测量的主要任务
6.3.2 选择技术性能测量的主要参数
6.3.3 技术性能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6.3.4 技术性能测量报告
第7章 风险分析
7.1 概述
7.2 与风险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7.2.1 风险和风险因子
7.2.2 风险分类
7.2.3 等风险曲线
7.3 风险的辨识
7.4 风险估计
7.4.1 技术风险的估计
7.4.2 进度风险的估计
7.4.3 费用风险的估计
7.5 风险管理
7.5.1 降低或控制风险的技术
7.5.2 减小风险的途径
第8章 并行工程
8.1 并行工程的发展背景和概况
8.2 并行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8.2.1 定义
8.2.2 特点
8.3 实施并行工程的巨大效益
8.4 并行工程的实施要素
8.5 并行工程的组织方式
8.5.1 综合产品研制小组的两个案例
8.5.2 典型的“综合产品研制小组”的组织方式
8.5.3 IPT的人员组成及对成员的要求
8.5.4 IPT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程序
8.6 并行工程中确定产品与过程要求的规范化方式
8.6.1 运用QFD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与过程要求的规范化方法
8.6.2 QFD的规范化流程
8.7 并行的研制过程
8.7.1 研制过程并行运作方式的特点
8.7.2 并行研制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8.8 并行工程的环境
8.8.1 并行工程环境概述
8.8.2 100%的三维数字化产品设计
8.8.3 电子样机
8.8.4 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分析与设计
8.8.5 交互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
8.9 下一代飞行器研制中的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管理问题
8.9.1 实施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管理的要点
8.9.2 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