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综合书籍 >湖湘文库 023 甲编 渠阳集 (宋)魏了翁撰 张京华校点
湖湘文库 023 甲编 渠阳集 (宋)魏了翁撰 张京华校点

湖湘文库 023 甲编 渠阳集 (宋)魏了翁撰 张京华校点

资料大小: 110.5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综合书籍
更新日期: 2023-05-09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校点   文库   京华   023   渠阳集

本地下载(5点)  备用下载(5点)

内容简介
湖湘文库 023 甲编 渠阳集
作者:(宋)魏了翁撰 张京华校点
出版时间:2012
丛编项: 湖湘文库
内容简介
  魏了翁《渠阳集》,凡十八卷,其中《古诗》一卷,《书》三卷,《记》四卷,《序》、《铭》、《跋》各一卷,《墓志铭》七卷。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第二及第,历官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知嘉定府、汉州、眉州、泸州、潼川府,权工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1225),史弥远当政,以“封章谤讪”、“朋邪谤国”、“欺世盗名”罪名,落职夺三秩,谪居靖州,绍定四年(1231)复原职,进宝章阁待制,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土院、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督府、知福州,终福建安抚使。年六十卒,谥文靖。《宋史·儒林传》有传,称魏了翁“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又称其为官汉州,“尊礼耆者,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又称其为学,“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魏了翁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权臣相继,内擅国柄,外变风俗,纲常沦敦,法度堕弛,贪浊在位,举事弊蠹,不可涤濯。”(《宋史》本传)魏了翁以长于吏治著称,而其一生学术根柢实在于传承理学。黄宗羲、全祖望称其私淑朱熹、张械,《宋元学案》列为《鹤山学案》,摘其《师友雅言》、《鹤山大全集》、《鹤山奏札》中精要。当南宋时,魏了翁与真德秀为友,相与推崇程朱,人多以真、魏并称。而全祖望则云:“谨案嘉定而后,私淑朱、张之学者日鹤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经制之粹而去其驳。世之称之者以并之西山(真德秀),有如温公(司马光)、蜀公(范镇),不敢轩轾。梨洲则曰:‘鹤山之卓荦,非西山之依门傍户所能及。’予以为知言。”近人缪荃孙有《魏文靖公年谱》,近年彭东焕作《魏了翁年谱》,蔡方鹿著《魏了翁评传》,张文利著《魏了翁文学研究》,对其生平、学术有详尽论述。
目录
渠阳集卷之一 
渠阳集卷之二 
渠阳集卷之三 
渠阳集卷之四 
渠阳集卷之五 
渠阳集卷之六 
渠阳集卷之七 
渠阳集卷之八 
渠阳集卷之九 
渠阳集卷之十 
渠阳集卷之十一 
渠阳集卷之十二 
渠阳集卷之十三 
渠阳集卷之十四 
渠阳集卷之十五 
渠阳集卷之十六 
渠阳集卷之十七 
渠阳集卷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