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管理学 >企业财务人员凭证与票据管理技巧与错弊防范
企业财务人员凭证与票据管理技巧与错弊防范

企业财务人员凭证与票据管理技巧与错弊防范

资料大小: 13.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管理学
更新日期: 2020-05-09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票据   凭证   技巧   防范   管理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企业财务人员凭证与票据管理技巧与错弊防范
出版时间:2008
内容简介
  本书的思路:本书共分十章,首先是凭证与票据的概述,使读者在宏观上了解凭证和票据的相关基本知识,接下来是对于原始凭证在宏观上了解凭证和票据的相关基本知识,接下来是对于原始凭证的介绍,由于发票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原始凭证,把发票作为单独的一章内容来介绍,然后是对于记账凭证相关内容的介绍,由于凭证的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所以较详细的介绍了凭证的传递、保管和销毁的相关内容。紧接着是对支票、本票和汇票的介绍,包括会计核算、使用方法,等等,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必要的票据法知识是很必要的,所以本书对票据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本书最后一章对银行结算的其他形式进行简要介绍。本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具体的举例、案例、对于票据和凭证的处理方法及错弊防范做出了细致的讲解,把枯燥的会计变得生动实用。简单实用、深入浅出、内容全面是本书的特点。本书适合各种不同知识结构的人群阅读、学习,尤其适合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凭证和票据的相关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会计凭证及票据概述
1.1 什么是凭证
1.1.1 凭证的含义及分类
1.1.2 凭证的作用
1.2 什么是票据
1.2.1 票据的含义及分类
1.2.2 票据的特征
1.2.3 票据的作用
第二章 原始凭证
2.1 什么是原始凭证
2.1.1 原始凭证的含义及分类
2.1.2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2.1.3 自制原始凭证的设计与处理
2.1.4 外来原始凭证的管理
2.2 原始凭证的填制
2.2.1 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2.2.2 原始凭证填制的附加要求
2.2.3 几种常用原始凭证填制举例
2.3 原始凭证的审核
2.4 原始凭证的相关法律规定
2.4.1 原始凭证的填制或取得
2.4.2 原始凭证的审核
2.4.3 遗失原始凭证的处理
2.4.4 原始凭证分割单的使用
2.5 如何防范原始凭证的错弊
2.5.1 原始凭证常规审查
2.5.2 原始凭证常见会计错弊形式
2.5.3 原始凭证查账技巧
2.6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发票
3.1 什么是发票
3.2 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区别
3.3 发票的作用
3.4 发票的印制
3.5 发票的领购
3.6 发票的使用
3.6.1 发票使用的原则
3.6.2 发票的填开
3.6.3 发票的取得
3.6.4 发票的缴(注)销
3.7 代开发票的审查
3.7.1 代理发票审查的基本内容
3.7.2 代理发票审查的基本方法
3.7.3 空白发票的携带
3.8 发票的保管与处罚
3.8.1 发票的保管
3.8.2 违反发票管理的法律责任
3.9 发票的检查
3.9.1 发票检查的内容
3.9.2 发票检查的组织形式
3.9.3 发票检查的方法
3.9.4 《发票管理办法》中有关发票检查的规定
3.9.5 发票领购环节的问题检查
3.9.6 发票使用环节的问题检查
3.9.7 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检查
3.10 伪造发票和违章发票的鉴别
3.11 案例分析
第四章 记账凭证
4.1 什么是记账凭证
4.1.1 记账凭证的含义及分类
4.1.2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4.1.3 记账凭证举例
4. 2 记账凭证的填制
4.2.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过程
4.2.2 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4.2.3 记账凭证附件的处理
4.3 如何防范记账凭证的错弊
4.3.1 记账凭证常规审查
4.3.2 记账凭证常见的错误及更正方法
4.3.3 记账凭证中会计舞弊及防范方法
4.3.4 记账凭证的审核
4.3.5 记账凭证的复核
4.4 案例分析
第五章 会计凭证的管理
5.1 会计凭证传递
5.1.1 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
5.1.2 会计凭证传递的原则
5.1.3 会计凭证传递的注意事项
5.2 会计凭证的装订
5.2.1 会计凭证的整理
5.2.2 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
5.3 会计凭证的保管与销毁
5.3.1 会计凭证保管年限
5.3.2 会记凭证保管的方法与要求
5.3.3 会计凭证销毁手续
5.4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支票
6.1 什么是支票
6.1.1 支票的含义及分类
6.1.2 支票的特征
6.2 支票的填制
6.2.1 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
6.2.2 支票的记载事项
6.2.3 支票填写的具体方法
6.3 支票的使用
6.3.1 支票的领用
6.3.2 支票的签发
6.3.3 支票结算的基本规定
6.3.4 支票结算的基本程序
6.3.5 支票结算应注意事项
6.3.6 现金支票的签发与办理
6.3.7 支票结算方式下银行退票的处理
6.3.8 转账支票的背书转让
6.3.9 支票的挂失
6.3.10 支票出票人签章的法定要求
6.3.11 鉴别支票真伪与防止商业作骗
6.4 支票的会计处理及错弊防范
6.4.1 支票的会计处理
6.4.2 支票的错弊防范
6.5 案例分析
第七章 本票
7.1 什么是本票
7.1.1 本票的含义及分类
7.1.2 本票的特征
7.2 本票的使用
7.2.1 本票的记载事项
7.2.2 本票的出票人应具备的资格
7.2.3 银行本票的使用
7.3 真假本票的识别
7.4 案例分析
第八章 汇票
8.1 什么是汇票
8.1.1 汇票的含义及分类
8.1.2 汇票的特征及用途
8.2 汇票的会计处理
8.2.1 银行汇票的会计处理
8.2.2 商业汇票的会计处理
8.3 汇票的使用
8.3.1 汇票的记载事项
8.3.2 汇票出票行为中的当事人
8.3.3 汇票承兑的程序
8.3.4 汇票的拒绝承兑
8.3.5 汇票上付款日期的记载形式
8.3.6 汇票不可以背书转让的情形
8.3.7 银行汇票的使用
8.3.8 商业汇票的使用
8.4 汇票查账技巧
8.5 汇票的防伪
8.6 汇票的追索权
8.7 案例分析
第九章 票据法
9.1 票据法的含义及其特点
9.2 票据关系
9.2.1 票据关系的含义
9.2.2 票据关系的当事人
9.2.3 票据关系的分类
9.2.4 票据的基础关系
9.3 票据行为
9.3.1 票据行为的概念与含义
9.3.2 票据行为的特征
9.3.3 票据行为的一般要件
9.3.4 票据行为的代理
9.4 票据权利
9.4.1 票据权利的含义
9.4.2 票据权利的特点
9.4.3 票据权利的种类
9.4.4 票据权利的取得
9.4.5 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
9.4.6 票据权利的消灭
9.5 票据的伪造、变造
9.5.1 票据的伪造
9.5.2 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
9.5.3 票据的变造
9.5.4 票据变造的法律效果
9.6 票据的更改与涂销
9.7 票据抗辩权
9.7.1 票据抗辩权的含义和种类
9.7.2 票据抗辩权的行使条件
9.7.3 票据杭辩权的限制
9.8 票据时效
9.8.1 票据时效的含义
9.8.2 票据时效的效力
9.8.3 票据时效期间的计算
9.9 票据责任和票据法律责任
9.10 票据丧失
9.10.1 票据丧失的意义
9.10.2 票据丧失的法律后果
9.10.3 我国失票救济制度
9.11 案例分析
第十章 其他结算方式
10.1 汇兑结算方式
10.1.1 汇兑结算的含义及特点
10.1.2 汇兑结算的基本规定
10.1.3 汇兑结算的程序
10.1.4 汇兑结算的注意事项
10.1.5 汇款的领取办法
10.1.6 退汇的办理办法
10.1.7 转汇的办理办法
10.2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10.2.1 托收承付的含义及分类
10.2.2 异地托收承付的程序
10.2.3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账务处理
10.3 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10.3.1 委托收款的含义及分类
10.3.2 委托收款结算的基本规定
10.3.3 委托收款结算的程序
10.3.4 委托收款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0.4 信用卡结算方式
10.4.1 信用卡的含义及特点
10.4.2 信用卡在消费中的结算程序
10.4.3 信用卡支取现金
10.4.4 信用卡的透支规定
10.4.5 信用卡的销户
10.4.6 信用卡使用需注意的问题
10.5 信用证结算方式
10.5.1 信用证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10.5.2 信用证的流程
10.5.3 信用证支付方式的特点
10.5.4 信用证的种类
10.6 案例分析
附录:支付结算办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