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 林善锬 编著 2009年版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 林善锬 编著 2009年版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 林善锬 编著 2009年版

资料大小: 125.96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编著   肾脏   生理   临床   现代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
作者: 林善锬 编著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近2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以及研究方法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肾脏生理的认识从传统的器官水平迈入分子水平。肾脏生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许多对肾脏病理生理的诠释也有重大改变。这些重要进展不但深入了对肾脏维持其基本功能的机制的了解,也奠定了肾脏在机体内部或外部环境改变下进行精密调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新进展使人们对各种原发和继发的肾脏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由此延伸出许多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肾脏生理在全身生理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传统的原因(对肾脏生理的了解较其他脏器生理为晚)和复杂的研究手段,我国对肾脏生理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本介绍肾脏生理的专著,而一般的生理专著对肾脏生理的描述内容相对陈旧,更没有分子水平的介绍。在我国肾脏病临床实践中,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着重于免疫机制背景,而忽略了许多与现代肾脏生理有关的内容。例如肾脏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肾脏离子通道转运,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自身调节,以及患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时肾脏各部分的调节等。由此导致人们对免疫性肾脏疾病以外的许多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肾损害等)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严重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更新和发展。这些情况已逐渐为肾脏病学界专家所共识,但国内对肾脏生理学有专长的基础或临床工作者不多,尽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已是刻不容缓的要事。
肾脏生理学一向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的专长。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创者之一邱传禄教授即以肾脏水、电解质代谢的研究为专长。80年代中期华山医院肾病科引进肾脏生理研究的微穿刺等设备和技术,成为全国研究肾脏生理少数中心之一,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全国肾脏生理研修班,培养了较多该领域的骨干和研究生。90年代开始,我科多侧重于以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为中心的研究,如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血管紧张素等)在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衰竭中的作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90年代中期伊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原有的坚实基础上,更加密切与国外先进机构合作,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进展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脏与全身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对肾脏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有别于国内其他重点单位的有关肾脏分子生理与临床的研究。因此,对我们来说,编写一本反映分子水平的肾脏生理学的新进展,并将肾脏分子生理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
第一篇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
1 肾小球滤过功能与临床
2 肾小球足细胞生理与临床
3 肾小球系膜细胞生理与临床
4 肾小球基底膜生理与临床
5 肾小球内皮细胞生理与临床
6 近端肾小管的物质转运与障碍
7 初级纤毛的生理功能和肾脏疾病
8 钠代谢及其紊乱
9 钾代谢及其紊乱
10 钙磷镁代谢及其紊乱
11 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分子生理及临床
12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3 肾脏间质生理与临床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生理与临床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理与临床
16 活性维生素D生理与临床
17 前列腺素生理与临床

第二篇 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机制与临床表现的现代认识及治疗
18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
19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相关因素
20 慢性肾脏病临床表现的分子机制
21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
22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第三篇 急性肾损伤分子基础与临床
23 肾小管再生及损伤的分子基础
24 急性肾损伤临床进展

第四篇 肾脏疾病的免疫基础
25 原发性肾脏病与免疫
26 继发性肾脏病与免疫
27 免疫抑制剂在肾脏病的应用

第五篇 肾脏替代治疗
28 血液透析
29 腹膜透析
30 肾移植分子生物学

第六篇 血液成分分离相关技术及临床应用
31 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2 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分类与方法
33 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治疗原理
34 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治疗要点
35 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七篇 肾脏病学研究方法进展
36 基因工程与肾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