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理和技术 第二版 王涛译 2009年版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理和技术 第二版 王涛译 2009年版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理和技术 第二版 王涛译 2009年版

资料大小: 80.8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1-09-18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切除   原理   第二   内膜   颈动脉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理和技术 第二版
作者: 王涛译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原理和技术(第2版)》适用于神经内、外科、血管外科、老年病科、影像科及介入神经外科等科室医生的临床学习、参考之用。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原理和技术(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颈动脉重建、放射学研究、手术技术、并发症、特殊病例等内容,并详细地介绍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科学基础、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手术技术与技巧、补片应用与术中转流技术、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原理和技术(第2版)》在12年前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最新的手术图片和高清晰影像资料。全书内容丰富,架构合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高。
目录
第1章 颈动脉重建的历史展望
1.1 颈动脉重建的科学基础
1.1.1 无症状颈动脉疾病
1.1.2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
1.1.3 临床评估
1.1.4特殊外科情况
1.2 技术上的见解
1.2.1 麻醉选择
1.2.2 颈动脉夹闭期间的监测技术
1.2.3 颈动脉切开技术
1.3 颈动脉重建的外科技术
1.3.1 适应证
1.3.2术前检查和准备
1.3.3 外科技术
1.4 专业讨论
1.4.1 显微外科动脉内膜切除术
1.4.2 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1.4.3 完全闭塞
1.4.4急性脑卒中
1.5 术后评估
1.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并发症
1.7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参考文献
第2章 放射学研究
2.1 颈动脉低分叉并颈内动脉起始部症状性斑块
2.2 颈动脉高位分叉
2.3 并行
2.4 颈内动脉局灶性溃疡
2.5 颈动脉斑块的深溃疡
2.6 良性动脉造影片——不良溃疡
2.7 95%狭窄的病变
2.8 颈总动脉斑块蔓延,动脉切开延长
2.9 线样征
2.10 X线片上识别颈动脉分叉发出的咽升动脉
2.11 串珠形狭窄
2.12 交叉灌注对侧大脑中动脉
2.13 是否需要分流可预测吗?
2.14 术前颈外动脉闭塞
2.15 颈内动脉残端
2.16 颈动脉纽结
2.17 颈动脉狭窄伴颈动脉远端动脉瘤
2.18 管腔内血栓
2.19 并发症——沿缝线的血凝块
2.20 并发症——术后完全闭塞
2.21 并发症——颈外动脉夹层
第3章 手术技术
3.1 手术器械
3.2 手术体位
3.3 供选择的切口
3.4 颈内外动脉并行时的体位
3.5 高分叉切口
3.6 铺单和准切开
3.7 颈阔肌和Michel切口夹
3.8 胸锁乳突肌
3.9 颈静脉一面总静脉
3.10 面总静脉的结扎
3.11 安全结扎面总静脉
3.12 面静脉的小属支
3.13 在腮腺的后方分离
3.14 首先显露颈总动脉以备术中阻断
3.15 用牵开器显露颈动脉
3.16 颈动脉鞘上缝合悬吊4针
3.17 颈内动脉意外闭锁
3.18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可能损伤到的主要神经结构
3.1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其他易受损伤的神经
3.20 低分叉与肩胛舌骨肌
3.21 为保证充分低位显露颈动脉,切断肩胛舌骨肌
3.22 舌下神经
3.23 胸锁乳突动脉——一个颈外动脉的分支
3.24 高分叉时的二腹肌和舌下神经——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25 高分叉时的二腹肌和舌下神经——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26 颈动脉并行时的解剖——暴露
3.27 游离甲状腺上动脉——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28 游离甲状腺上动脉——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29 游离咽升动脉(左侧)
3.30 游离咽升动脉(右侧)
3.31 触知和观察斑块末端——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32 触知和观察斑块末端——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33 向外凸出的斑块侵蚀颈动脉外膜层
3.34 环夹颈内动脉的Javid血管夹
3.35 Loftus分流夹
3.36 在Rummel血管束带下方放置血管阻断钳
3.37 沿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切开(蓝线)——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38 Potts剪刀剪开——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39 Potts剪刀剪开血管——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40 用PenfieId剥离子显示错误的切开界面——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41 颈内动脉近段的局灶性斑块——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42 长的、范围较广的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斑块
3.43 颈总与颈内动脉分流
3.44 转流管先向下插入颈总动脉
3.45 转流管在颈总动脉内被收紧系牢
3.46 在置入颈内动脉之前转流管内排空其他物质并充满血流
3.47 置入转流管至颈内动脉远端
3.48 置入转流管可能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
3.49 夹紧颈内动脉内的转流管
3.50 两种角度看Loftus型颈动脉转流管
3.51 评估转流管的功能
3.52 置入转流管后修复血管
3.53 从切口侧缘开始剥除斑块——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54 锐性切断颈总动脉斑块——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55 从颈内动脉剥除斑块(末端变薄)——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56 从颈外动脉剥除斑块——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57 切开颈外动脉——斑块末端深在
3.58 切开颈外动脉——斑块末端深在
3.59 因多普勒信号不好而切开颈外动脉
3.60 缝合修补切开的颈外动脉
3.61 采用HemashieId补片修补颈内动脉时颈外动脉的缝合
3.62 采用环绕方式切除残余斑片——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63 左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斑块已经完全切除,显示内膜轮廓明显的边缘
3.64 完全切除斑块后显露内膜轮廓明显的边缘——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65 钉合颈内动脉内膜
3.66 解剖变异——血管后壁动脉粥样硬化斑片
3.67 不需要补片时,颈内动脉的缝合——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68 显微镜下缝合颈内动脉
3.69 不需要补片时颈外动脉的缝合——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70 不需要补片时颈外动脉的缝合——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71 不需要补片时用第2根线向上缝合颈总动脉
3.72 缝合顺序和颈内动脉Hemashield补片的使用
3.73 取出转流管
3.74 打结、排空空气——右侧颈动脉的暴露
3.75 使用补片时,作为最后一步用钝头针头排空空气和碎屑
3.76 血管缝合后松开临时阻断夹的顺序
3.77 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是否通畅——左侧颈动脉的暴露
3.78 采用补片和未用补片的病例完成修补后清洁的术野
3.79 不需要补片时Y形切口的缝合
3.80 止血纱保证术野清洁
3.81 关闭颈动脉鞘
3.82 缝合颈阔肌
3.83 皮肤和引流管
3.84 缝合皮肤
3.85 采用大隐静脉瓣修补
第4章 并发症
4.1 术后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4.2 颈动脉完全闭塞时的探查技术
4.3 应用Fogarty导管重新打通血栓闭塞的颈内动脉
4.4 术后切口区血肿
4.5 术后4年动脉瘤形成
第5章 特殊病例
5.1 单纯颈总动脉狭窄的治疗
5.2 已闭塞的颈内动脉“残端”的治疗
5.3 修复并拉直左侧颈动脉巨大扭结
5.4 内膜肌层增生致狭窄快速复发
5.5 一例复发狭窄病例颈动脉鞘瘢痕形成
5.6 一例以前有大隐静脉补片血管修复史病人的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