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编著 2013年版
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编著 2013年版

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编著 2013年版

资料大小: 83.17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1-10-17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编著   出入境   检疫   检验   卫生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
作者: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编著
出版时间: 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以发展的眼光,广涉档案,挖掘史料,重新探索中国卫生检疫的发端与其发展的历程,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各口岸进出境卫生检疫的起源、发展、壮大进程的史书。它既是中国口岸卫生检疫发展百余年历史的回顾,又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中国口岸卫生检疫全面走向法制化、规范化道路,确保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所取得的卓越业绩所作的全面总结。
目录
序一(支树平)
序二(徐金记)
前言(卢钟山)
大事年表
第一篇 西方检疫和中国卫生检疫萌芽
第一章 西方检疫
第二章 中国检疫的萌芽
第二篇 中国早期的海港检疫和内陆及边境检疫——海关兼办时期(1873~1930)
第一章 海港检疫的创建及其兴起(1873~1930)
第一节 上海、厦门创建中国海港检疫及其沿革
第二节 中国沿海海港检疫的兴起
第三节 早期海港检疫之特点和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东北内陆、边境检疫的拓展(1910年~1931年)
第一节 东北第一次肺鼠疫大流行的扑灭
第二节 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
第三节 东北鼠疫防控的科研成就
第四节 东北内陆、边境检疫拓展之历史意义
第三篇 国民政府检疫时期(1930年~1949年)
第一章 卫生署海港检疫管理处阶段(1930年~1937年)
第一节 成立前的背景
第二节 卫生署海港检疫管理处
第三节 接收各海港检疫事务经过
第四节 统一的海港检疫法规
第五节 短暂的发展和接轨
第六节 中国检疫史上的丰碑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检疫(1937年~1945年)
第一节 国统区检疫
第二节 日占区检疫
第三章抗战胜利后的检疫(1945年~1949年)
第一节 接收和增设检疫机构
第二节 检疫工作之恢复
第四章 解放区检疫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时期(1949年~1999年)
第一章 交通检疫暂行办法阶段(1949年~1957年)
第一节 机构及领导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法定地位的确立和暂行检疫章程
第三节 检疫事业初步发展
第二章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阶段(1958年~1986年)
第一节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制定过程
第二节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及其实施规则
第三节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的修改
第四节 循序前进稳步发展的八年(1958年~1966年)
第五节 10年挫折和破坏(1966年~1976年)
第六节 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卫生检疫(1976年~1987年)
第七节 恢复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常合作关系
第三章 国境卫生检疫法阶段(1987年~1999年)
第一节 国境卫生检疫法制体系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总所(局)
第三节 遍布开放口岸的直属卫生检疫机构
第四节 简化查验手续,全面开展传染病监测,加强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建立卫生屏障
第五节 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第六节 两个社团组织及其活动
第七节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机构及其业务工作
第八节 发展科技培养人才
第九节 职称改革
第十节 领导题词 勉励检疫
第五篇 中国检疫方法、业务板块、检疫管理病谱、检疫体制和检疫种类的发展变化
第一章 中国检疫方法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际检疫的分期
第二节 以沙滤法(Filtrate)为主的疫区进口检疫
第三节 辉煌、破碎并存的国民政府检疫——主权型和疫情型进口检疫及疫情型出口检疫
第四节 从主权型到服务型的检疫
第二章 检疫业务板块
第一节 仅有检疫查验和卫生处理业务板块的中国检疫
第二节 卫生监督的发展和四个业务板块的形成
第三节 卫生监督的最高形式——口岸卫生安全的屏障
第四节 传染病监测和六大业务板块的形成
第三章 检疫管理病谱变化
第一节 没有规定统一的检疫传染病时期(1873~1930年)
第二节 仅有统一的检疫传染病时期(1930年~1979年)
第三节 检、监、禁(入)、禁(止)传染病并存时期(1979~1999年)
第四章 中国检疫体制的变迁
第一节 地方领导政出多门的检疫体制和防疫事务总管理体制
第二节 主管部领导的国民政府检疫体制
第三节 双重领导和高度集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检疫体制
第五章 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国境卫生检疫
第一节 海港检疫
第二节 陆路边境检疫
第三节 航空检疫
人物传
1.伍连德(1879~1960)
2.伍长耀(生卒未明)
3.陈永汉(生卒未明)
4.戴芳渊(1899~1965)
5.林家瑞(1889~1967年)
6.罗伯特·伯力士(RpolliTger 1885年~1968年)
7.陈奇君(1926年~1991年)
主要参考文献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