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 温病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著 2018年版
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 温病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著 2018年版

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 温病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著 2018年版

资料大小: 69.7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1-12-21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备课   笔记   中医   经典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 温病学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中医院校相继成立,当时尚无规范的教材可使用,于是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了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将多年来的读书、备课笔记加以整理修改,并听取多方面意见,著成教参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包括《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此批教参是国内首部教参,亦是各类教材的参考底本,含金量颇高。目前,这类经典著作甚至在各大学图书馆都难觅踪迹,读者求索无门。若这批著作因此消失于世,实为可惜。此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一是汇集了诸多中医药大家的学术观点,旁征博引,以使读者达到熟读一书而能通晓一门学科的程度。二是20世纪50年代学风严谨,治学朴实,此批著作皆经过反复推敲、集思广益、精雕细琢而成,经得起岁月的检验,可信度高。三是文字简洁精练,书中用了大量线条图、图表等形式把重点进行扼要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目  录
上篇总论



绪言3

一、什么是温病3

二、何谓温病学说4

三、为什么要学习温病和怎样学习温病4



章温病学说发展概况6

一、温病学说的起源与《伤寒论》的关系6

二、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与其创造9

三、温病学说体系的形成与争论13



第二章温病与温疫19

一、释义19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20

三、温疫与瘟疫的关系21

四、温疫概括介绍22



第三章新感与伏邪26

一、源流27

二、新感30

三、伏邪32



第四章卫气营血与三焦37

一、卫气营血37

二、三焦43

三、三焦与卫气营血及六经的相互关系47



第五章辨舌验齿51

一、辨舌51

二、验齿59



第六章辨斑、疹、白61

一、斑、疹、白的成因61

二、斑、疹、白的性状与鉴别63

三、斑、疹、白的诊断意义64

四、斑、疹、白的治法66



第七章温病治法概要69

一、伤寒温病在治法上有什么不同70

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在治法上有什么不同72

三、几种常用的温病治疗方法74

下篇各论



第八章春温87



第九章风温100



第十章暑温106

附暑厥、暑风、暑瘵、暑秽112



第十一章伏暑116



第十二章湿温126



第十三章温疟和瘅疟139

一、温疟140

二、瘅疟142

附风疟、暑疟、湿疟、疫疟、瘴疟144





第十四章湿热痢150

附疫痢157



第十五章秋燥160



第十六章冬温167

附烂喉痧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