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上 张灿玾,徐国仟 著 2014年版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上 张灿玾,徐国仟 著 2014年版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上 张灿玾,徐国仟 著 2014年版

资料大小: 117.16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2-03-02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校注   古籍   丛书   中医   整理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上
作者: 张灿玾,徐国仟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针灸甲乙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衹灸學專著,也是最早最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資料的重要文獻。张灿玾、徐国仟主编的《鍼灸甲乙经校注(上)(精)》的内容主要取材於《素問》《靈樞》《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書,這三部書是晉代以前在醫學基礎理論和针灸治療等方面帶有總結性的主要醫學著作,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皇甫謐為使缄灸學的内容更加係統和切合實用,遂將上述三書中的有關内容進行編纂,取其精要,删其浮辭,釐定十二卷,從而奠定了针灸學的理論基礎,開拓了鏑灸學這一專門學科。   《针灸甲乙經》對後世缄灸學的發展影響甚大,歷代醫家梘為“經典”,整理研究者不乏其人,特别是近代曾有多種整理本問世,然而這些大多為一家之言。本書是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下進行的科研項目之一,經過全國專家論証,作者歷經十年之久,在原有整理本的基礎上,廣開思路,深入探討,採古今眾家之長,結合自己的見解,整理研究了這部《针灸甲乙經》。内容設有提要(鑷對每一篇)、原文、校注與按語几項,故名曰《针灸甲乙經校注》。   本書资料豐富,校勘翔實,訓解得當,按語精辟,可謂集古今针灸研究之大成。其中對《甲乙經》的一些研究論點,經全國有關專家審定,代表了九十年代初研究的最新水平,故是一部臨床、教學、科研人員較好的參考讀物。
目录

卷之一 精神五藏第一 五藏變腧第二 五藏六府陰陽表裹第三 五藏五官第四 五藏大小六府應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經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氣息周身五十營四時日分漏刻第九 營氣第十 营衛三焦第十一 陰陽清溺精氣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絡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第十六 卷之二 十二經脉絡脉支别第一上 十二經脉絡脉支别第一下 奇經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經標本第四 經脉根結第五 經筋第六 骨度腸度腸胃所受第七 卷之三 頭直鼻中髮際傍行至頭維凡七穴第一 頭直鼻中人髮際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風府凡八穴第二 頭直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几十穴第三 頭直目上人髮際五分却行至腦空凡十穴第四 頭緣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頭自髮際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背自第一椎兩傍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節凡四十二穴第八 背自第二椎兩傍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兩傍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 耳前後凡二十穴第十一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胸自輸府俠任脉兩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胸自氣户俠輸府兩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几十二穴第十六 胸自雲門俠氣户兩傍各二寸下行至食寶凡十二穴第十七 腋脇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鳩尾循任脉下行至會陰凡十五穴第十九 腹自幽門俠巨闕兩傍各半寸循衝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腹自不容俠幽門兩傍各一寸五分至氣衝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腹自期門上直兩乳俠不容兩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衝門 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腹自章門下行至居茆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手太陰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手厥陰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少陰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手陽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手太陽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足太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足厥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足少陰及股并陰□四穴陰維二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足陽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足少陽及股並陽維二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足太陽及股並陽□六穴凡三十六穴第三十五 卷之四 經脉第一上 經脉第一中 經脉第一下 病形脉診第二上 病形脉診第二下 三部九候第三 卷之五 針灸禁忌第一上 針灸禁忌第一下 九針九變十二節五刺五邪第二 繆刺第三 針道第四 針道終始第五 針道自然逆順第六 針道外揣縱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