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 肝胆相照东方木 沈佳,昝云强 主编 2012年版
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 肝胆相照东方木 沈佳,昝云强 主编 2012年版

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 肝胆相照东方木 沈佳,昝云强 主编 2012年版

资料大小: 106.6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一通百通   肝胆相照   主编   中医   东方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 肝胆相照东方木
作者: 沈佳,昝云强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取效的关键之一是如何选方用药。《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胆相照东方木》以五脏为框架,以气血为主线,以方引方,以方出药,以方带法,以方讲病,以方述理,带你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领略中医的神奇。《中医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胆相照东方木》主要介绍肝胆系统常用方药的特点与应用方法,行文流畅,说理深入浅出,每方后附有病例,介绍用方用药的思路,适合初学中医者参考,对具有一定中医临床基础者,亦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目录
第1章 中医理法体系及肝胆系统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理法体系简介
第二节 中医学的圆运动
第三节 肝胆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病理表现
第四节 肝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2章 肝气宜疏——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第3章 少阳经方,斡旋枢机——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第4章 化痰名方——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胆虚痰扰症可消。第5章 升降气机——升降散
升降蝉衣与僵蚕,姜黄大黄四味研;
升清降浊功独擅,表里同病亦可餐。第6章 四末不温——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通草枣草施;
血虚肝寒四肢冷,温经通脉最相适。
第7章 胞宫宜温——温经汤、生化汤
温经汤中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养胞宫。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加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第8章 肝血宜藏——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
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第9章 下焦蓄血——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下瘀血汤、代抵当丸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桂枝甲归桃,
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
第10章 瘀热瘀寒——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尝;
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破瘀保安康。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肿力不缓;
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第11章 痰瘀交阻——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共粉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第12章 柔肝缓急——芍药甘草汤、甘麦大枣汤
芍药甘草合成汤,等份切细共煎尝;
柔肝缓急止挛痛,酸甘化阴可养肝。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第13章 滋水涵木——复脉汤(炙甘草汤)、一贯煎、滋水清肝饮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
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滋水清肝肝郁气,舌红少苔脉弦细;
酸枣归芍栀柴胡,六味地黄将阴济。
第14章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牵正散、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
牵正散治口眼歪,白附僵蚕全蝎偕;
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服之瘥。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第15章 肝阳不足——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第16章 通则不痛——暖肝煎、橘核丸
暖肝煎中用当归,杞苓乌药与小茴;
行气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并摧。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带昆;
桃仁木通木香合, 疝顽痛盐酒吞。第17章 清肝利胆——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第18章 肝胃郁热——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第19章 二阳合病——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第20章 厥阴风木——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泻热又安蛔。第21章 化痰软坚——消瘰丸、海藻玉壶汤
消瘰牡蛎贝玄参,散结消痰并滋阴;
肝肾素亏痰火结,加减临时细酌斟。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
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