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医药 >医学广明论 针灸篇 付弋 著 2017年版
医学广明论 针灸篇 付弋 著 2017年版

医学广明论 针灸篇 付弋 著 2017年版

资料大小: 57.2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更新日期: 2022-03-18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针灸   医学   广明论   2017   年版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医学广明论 针灸篇
作者:付弋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随着中医与西医的不断融合,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不断变化。其中,变化冲击*的笔者认为是针灸学。针灸从古代的治各种内科杂病的立竿见影逐渐变为现代以结构针法为首的治疗痛症为主的方法,并与近代后起的如干针等争得不可开交。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说穿了是我们对古人中医理论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八成以上的内容在讲针灸,在讲针灸的同时,分段建立了藏象、阴阳、五行、经络等等复杂又艰涩难懂的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模型之间不再相互关联,有的甚至相互矛盾。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模型?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古人的理念中,是非其人而不传,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明显说明这些模型背后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基础?其实可以说就是我们一直不太了然的河图,洛书模型。只不过这些模型都忘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笔者研究发现,古人的天文学,天地观,正是这一个参照物,通过对盖(浑)天说的重新解读,才真正发现,阴阳、五行、经络原来全都来自于此。而且正是古代天文学才是串连不同理论之间的引线,把看似不相关的五行、经络等等理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也正是基于天文学基础,笔者从新的角度解释了针灸学中一直悖论的问题,深化了五行的理论。针灸理论长期对经络实质、经络走向等等内容模棱两可,也不知五行阴阳与经络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通过对照天文模型,理解古人创造经络的来源和方式,解决经络向心、循环的问题,解决五腧穴关系,真正扩展针灸调整气机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