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彭宪彰伤寒六十九论 附临证六十六案 马烈光 2016年版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彭宪彰伤寒六十九论 附临证六十六案 马烈光 2016年版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彭宪彰伤寒六十九论 附临证六十六案 马烈光 2016年版

资料大小: 52.39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伤寒   名医   系列丛书   六十六   六十九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彭宪彰伤寒六十九论 附临证六十六案
作者:马烈光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彭宪彰(1917—1989),又名德锡,四川省仁寿县人。中医内科学家、伤寒大家。出生于中医世家,功底深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辨证灵活,善用经方,每于平凡之中见奇效。其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遗尿的经验,被誉为活用经方的典范。《彭宪彰伤寒六十九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正篇乃彭老在对《伤寒论》逐字、逐句、逐段、逐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上考《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索本探源,下参历代注家的注解,去粗存精,再结合《金匮要略》的有关条文,并根据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写成的69篇短文。其中有对历代注家的归纳、评析;有对医家独特见解的演绎、补充;有对伤寒未明意旨的阐释、发挥,语言精练,论述深刻,观点中肯,足资当今借鉴参考。附篇则遴选了彭老66例临证验案,既有外感热病,也有内伤杂症,资料完整,脉络清晰,尤其是每案的临证思辨部分,引经据典,分析细腻,说理透彻,辨证精准,方药到位,显示出一位临床大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临证技巧,值得后学仿效。
目录
一、太阳病篇1.论病有发于阳与发于阴,为本论辨别疾病阴阳的大纲2.论陈修园“太阳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的意义3.论中风脉缓4.论伤寒脉阴阳俱紧5.论太阳病,脉数急者为传6.论温病提纲不说脉象,而对风温病说脉阴阳俱浮7.论太阳病,汗、吐、下、温针后造成坏证的处理8.论酒客中风,不可与桂枝汤9.论喘家兼中风的治法10.论误与桂枝汤的后患11.论桂枝加附子汤证12.论桂枝汤后病邪未解的治法13.论桂枝去芍药汤留桂枝去芍药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留芍药去桂枝14.论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治法15.论第41条“小青龙汤主之”16.论衄血可汗与不可汗17.论汗后伤及荣血,身疼痛的治法18.论发汗后,脾气伤而成的腹满19.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20.论发汗后,以恶寒与恶热而辨虚实21.论栀子厚朴汤证22.论汗家重发汗所引起的后患23.论汗下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24.论表证脉反沉者,当舍证从脉,用四逆汤救里25.论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亦即但阳脉微、阴脉微的道理26.论误下后的柴胡疑似证27.论肝乘脾与肺28.论蓄血与停水29.论结胸证,脉浮大的忌下30.论太阳病,脉浮而动数31.论“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32.论热人血室33.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34.论“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35.论里虚而兼表证与里实而兼表证的不同治法36.论白虎加人参汤证37.论风湿相搏证38.论“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二、阳阴病篇三、少阳病篇四、太阴病篇五、少阴病篇六、厥阴病篇附 临证六十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