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 陆寿康 主编 2013年版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 陆寿康 主编 2013年版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 陆寿康 主编 2013年版

资料大小: 63.09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针灸   主编   技术   方法   中国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
作者:陆寿康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是全面系统深入论述中国针灸技术方法,以200余种古今针灸技法为目,选集700个针灸处方,系统介绍针灸发展源流、操作方法、临床应用、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医家经验、现代研究、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学术专著。内容丰富,分类合理,体系完整,广集博采,古今合参,图文并茂,检索便捷。详述针灸技术的临床操作常规和实际应用情况,荟萃100位古代医家、200位现代医家的针灸技法经验,反映针灸技法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现代临床应用水平。首次提出针灸8种治疗大法,全面探讨针灸治疗特色和处方特点。是中医针灸临床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广大中医师、针灸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和特色
第一节 针灸治疗特色
一、针灸治疗特色
二、经络诊法和针灸技法
三、针灸临床处方特点
第二节 针灸基本作用
一、针灸之要,调和阴阳
二、疏经通络,运行气血
三、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第二章 针灸临床治则治法
第一节 针灸临床治则
一、八纲辨证
二、标本先后
三、因人制宜
第二节 针灸临床治法
一、调法
二、通法
三、引法
四、决法
五、温法
六、劫法

第二篇 针刺技术
第一章 针刺技术总论
第一节 针刺临床基本功
一、治神法及其应用
二、指力的练习
三、气功与针刺的配合
四、意气训练的效果
五、医家经验
第二节 得气和针感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二、针感的获得、维持和辨识
三、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
第二章 基本针刺操作技术
第一节 进针
一、持针法
二、押手法
三、进针法
第二节 针刺方向和深浅
一、针向法
二、针刺深浅法
第三节 提插和捻转
一、提插法
二、捻转法
三、导气法
第四节 留针和出针
一、留针法
二、出针法
附:太极针法
第五节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一、头面颈项部腧穴
二、胸腹胁部腧穴
三、背腰骶部腧穴
四、四肢部腧穴
第六节 针刺异常情况
一、晕针
二、滞针
三、弯针
四、折针
五、针后异常感
六、出血和皮下血肿
七、针穴疼痛
八、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九、针刺引起神经损伤
十、针刺引起内脏损伤
第三章 辅助针刺手法
第一节 作用于经络腧穴的辅助手法
一、揣穴法
二、爪切法
三、循法
四、摄法
五、按法(按压行气)
六、扪法
第二节 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
一、捣法(雀啄术)
二、颤法(震颤术)
三、搓法
附:滞针术
四、飞法
附:摩法
五、弹法
六、刮法
七、努法
附:倒法
八、摆法
九、摇法
十、盘法
十一、搜法
十二、敲法
第四章 单式针刺补泻手法
第一节 针刺补泻的原则
一、针刺补泻的概念和范畴
二、针刺补泻的临床依据
三、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
四、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第二节 单式针刺补泻手法
一、徐疾补泻法
二、提插补泻法
三、捻转补泻法
四、呼吸补泻法
五、开阖补泻法
第三节 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
一、大补大泻
二、平补平泻
三、营卫补泻
第五章 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第一节 分层操作和行针次数
一、天、人、地三才法
二、九六奇偶补泻法
第二节 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
一、烧山火法
二、透天凉法
三、进火补法
四、进水泻法
五、热补法
六、凉泻法
第三节 补法和泻法交互组合
一、阳中隐阴法
二、阴中隐阳法
三、龙虎交战法
四、子午捣臼法
五、留气法
第四节 补泻法和行气法的相互结合
一、青龙摆尾法
附:五脏交经法
二、白虎摇头法
附:通关交经法
三、苍龟探穴法
……
第三篇 灸法技术
第四篇 微针刺法
第五篇 腧穴特种刺激技术
第六篇 附篇
后记——我和针灸的一生缘
主要参考书目
《黄帝内经》、《难经》引用篇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