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生态环境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二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二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二版

资料大小: 15.2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生态环境
更新日期: 2020-03-03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第二   微生物学   群英   环境工程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00
丛编项: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环境工程类专业"九五"规划教材。本书内容由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以及微生物实验三大部分组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尤其在第一、二部分中反映了近年来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应用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第二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述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第三节 病毒的繁殖
第四节 病毒的培养
第五节 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细菌
第二节 古菌
第三节 放线菌
第四节 蓝细菌
第五节 螺旋体
第六节 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第三节 藻类
第四节 真菌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第一节 微生物的酶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
第三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繁殖与生存因子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第三节 其他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 影响
第四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第三节 基因重组
第四节 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篇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第一章 微生物生态
第一节 生态系统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生态
第四节 水体微生物生态
第二章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一节 氧循环
第二节 碳循环
第三节 氮循环
第四节 硫循环
第五节 磷循环
第六节 铁、锰的循环
第三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
第二节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丝状膨胀控制对策
第三节 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
第四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 污、废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与微生物学原理
第二节 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第三节 饮用水的消毒及其微生物学效应
第五章 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第一节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第二节 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六章 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节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外多聚物的开发与应用
第三节 优势菌种与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第三篇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二 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实验四 微生物的染色
实验五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
实验六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实验七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实验八 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
实验九 卫生细菌的检验
实验十 粪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十一 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十二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实验十三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十四 富营养化湖中藻类的测定(叶绿素a法)
附录
附录一 教学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二 几种常用染色方法
附录三 教学用培养基
附录四 显微镜的保养
附录五 大肠菌群检验表(MPN法)
附录六 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的溶解氧量
附录七 各种微生物的时代时间(G)与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的指数生长
附录八 各种溶质的渗透压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