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电子信息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资料大小: 23.46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电子信息
更新日期: 2020-03-31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尔等   协同   模型   通信   信道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通信技术与应用丛书 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Hardware,Channel & PHY协同通信: 物理层、 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西)Mischa Dohler (澳) YonghuiLi著孙卓赵慧彭岳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从硬件、信道和物理层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协同通信系统。主要涉及了协同通信系统的四个重要领域:其一是对该系统的完整分类,其二是无线信道,其三是物理层,最后是硬件相关部分。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总体介绍系统通信系统,第2章介绍了无线中继和空时信道,第3章介绍了透明物理层算法,第4章讨论了再生物理层算法,第5章主要讨论了硬件是如何促进和限制协同中继机制的。第6章对本书进行了总结,并着重探讨了重要的开放性研究方向以及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 Hardware, Channel & PHY Copyright @2010 JohnWiley & Sons,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Authorised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JohnWiley & Sons, Limit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f thetranslation rests solely with China Machine Press and is not theresponsibility of John Wiley & Sons Limited. No part of thisbook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of the original copyright holder, John Wiley & Sons Limited.本书简体中文版由John Wiley & Sons,Limited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缩写
函数
符号
第1章 引言
 1.1本书结构
 1.2概念简介
  1.2.1信道
  1.2.2典型增益
  1.2.3典型架构
 1.3应用场景
  1.3.1蜂窝网络
  1.3.2WLAN网络
  1.3.3车到车通信
  1.3.4无线传感器网络
 1.4协同的利弊
  1.4.1协同的优点
  1.4.2协同的缺点
  1.4.3系统折中
 1.5协同性能界
  1.5.1容量增益
  1.5.2速率中断增益
  1.5.3分集复用折中
 1.6定义与术语
  1.6.1中继节点
  1.6.2多址接入方法
  1.6.3协同网络方面
  1.6.4系统分析和总结
 1.7背景和里程碑
  1.7.1第一个关键里程碑
  1.7.2辅助中继
  1.7.3协同中继
  1.7.4空时中继
 1.8总结
第2章 无线中继信道
 2.1序言
  2.1.1本章 内容
  2.1.2符号说明
 2.2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
  2.2.1传播原理
  2.2.2传播模型
  2.2.3信道建模
  2.2.4再生中继信道简介
  2.2.5透明中继信道简介
 2.3再生中继信道
  2.3.1传播模型
  2.3.2包络和功率衰落的统计特性
  2.3.3时域衰落特性
  2.3.4空时衰落特性
  2.3.5频-空-时衰落特性
  2.3.6再生中继信道的仿真
  2.3.7测量和经验模型
  2.3.8再生衰落信道的估计
 2.4透明中继信道
  2.4.1传播模型
  2.4.2包络和功率衰落的统计特性
  2.4.3时域衰落特性
  2.4.4空时衰落特性
  2.4.5频-空-时衰落特性
  2.4.6透明衰落信道的仿真方法
  2.4.7测量和经验模型
  2.4.8透明中继的信道估计
 2.5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信道
  2.5.1问题简化
  2.5.2主要设计标准
? 2.5.3宏分集增益
 2.6本章 小结
第3章 透明中继传输
第4章 再生中继传输
第5章 硬件实现
第6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