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电子信息 >差错控制编码 (原书第2版)
差错控制编码 (原书第2版)

差错控制编码 (原书第2版)

资料大小: 101.94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电子信息
更新日期: 2020-05-21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编码   差错   控制   原书第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差错控制编码 (原书第2版)
出版时间:2007
内容简介
  《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修订和更新.包括了过去20年间该领域所有的重要新发展。《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增加了线性分组码的网格、基于可靠性的线性分组码软判决译码算法。基于网格的软判决译码算法,Turbo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网格编码调制、分组编码调制7章全新的内容,重点阐述了编码理论和应用领域的三方面最新进展:获得高频谱效率的网格和分组编码调制、可实用的分组码软判决译码方法、分组码和卷积码的软输入和软输出迭代译码技术。《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延续了第一版的风格,作者仍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了复杂问题的本质,读者不必具备太多的数学知识就能理解这些内容。《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还包括了许多例子和性能曲线,用于帮助说明重要的概念。在每一章的章末都给出了大量的习题和参考资料。这使得《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无论是对于高年级本科生还是低年级研究生来说,作为关于编码理论课程的入门教材都非常合适。《差错控制编码》(原书第2版)各章的内容较独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若干章节。
目录
第1章用于可靠数字传输和存储的
编码
11引言
12码的类型
13调制和编码
14最大似然译码
15错误类型
16差错控制策略
17性能的衡量
18编码调制
参考文献
第2章代数引论
21群
22域
23二元域算术
24伽罗华域GF(2m)的构造
25伽罗华域GF(2m)的基本性质
26伽罗华域GF(2m)算术的计算举例
27向量空间
28矩阵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线性分组码
31线性分组码概述
32校正子与差错检测
33分组码的最小距离
34分组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35标准阵与校正子译码
36BSC上线性码的漏检误码率
37单奇偶校验码、重复码及自偶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重要的线性分组码
41汉明码
42一类纠单个差错并检测两个
差错的码
43里德穆勒码
44里德穆勒码的其他构造方法
45码的平方构造法
46(24,12)格雷码
47乘积码
48交织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循环码
51循环码的描述
52循环码的生成矩阵与校检矩阵
53循环码的编码
54校正子计算和差错检测
55循环码的译码
56循环汉明码
57捕错译码
58改进的捕错译码
59(23,12)格雷码
591Kasami译码器
592系统搜索译码器
510缩短的循环码
511循环乘积码
512准循环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二进制BCH码
61二进制本原BCH码
62BCH码的译码
63求解错误位置多项式σ(X)的迭代
算法
64求解错误位置多项式σ(X)的简化
迭代算法
65求解错误位置数和纠错
66错误和删除的纠正
67伽罗华域运算的实现
68纠错的实现
681校正子的计算
682求解错误位置多项式σ(X)
683错误位置数的计算和纠错
69二进制BCH码的重量分布和错误
检测
610附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非二进制BCH码、RS码及其
译码算法
71q进制线性分组码
72GF(q)上的本原BCH码
73里德所罗门(RS)码
74非二进制BCH码和RS码的译码:
Berlekamp算法
75欧几里德译码算法
76频域译码
77错误和删除的纠正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大数逻辑可译码与有限
几何码
81一步大数逻辑译码
82一类一步大数逻辑可译码
83其他的一步大数逻辑译码
831极长码
832差集码
84多步大数逻辑译码
85欧氏几何
86欧氏几何码
87二重EG码
88射影几何与射影几何码
89附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线性分组码的网格
91码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和网格表示
92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比特级网格
93标记状态
94比特级网格的结构性质
95基于奇偶校验矩阵的状态标记和
网格构造
96网格的复杂度和对称性
97网格的分段和并行分解
98低重量子网格
99笛卡尔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基于可靠性的线性分组码软
判决译码算法
101软判决译码
102可靠性量度与基于可靠性的一般
译码方法
103译码码字的最优性充分条件
104广义最小距离译码算法与Chase
译码算法
1041GMD译码算法
1042Chase译码算法
1043Chase和GMD译码算法
的推广
105加权删除译码
106一种基于迭代处理最不可靠位的
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107缩减列表校正子译码算法
108最可靠独立位置重复处理译码
算法
1081最可靠和最不可靠基
1082基于优先级的搜索译码算法
1083分级统计译码算法
1084基于校正子的分级统计
译码算法
109加权大数逻辑译码
1091二进制对称信道(BSC)上RM码
的大数逻辑译码
1092基于可靠性信息的大数
逻辑译码
1010一步大数逻辑可译码的基于可靠性
的迭代译码
10101基于MAP的迭代译码
10102基于置信度传播的迭代译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卷积码
111卷积码的编码
112卷积码的结构特点
113卷积码的距离特性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卷积码的最优译码
121维特比算法
122卷积码的性能界
123构造好的卷积码
124维特比算法的实现和性能
125软输出维特比算法(SOVA)
126BCJR算法
127打孔卷积码和咬尾卷积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卷积码的次优译码
131ZJ(堆栈)序列译码算法
132Fano序列译码算法
133序列译码的性能特点
134用于序列译码的码的构造
135大数逻辑译码
136大数逻辑译码的性能特点
137大数逻辑可译码的构造
1371自正交码
1372可正交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4章基于网格的软判决译码
算法
141维特比译码算法
142递归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1421网格分段的量度表
1422一个RMLD算法
1423最优网格分段
143基于低重量子网格的次优迭代译码
算法
1431生成候选码字
1432最优性测试和搜索区域
1433基于最小重量网格搜索的
迭代译码算法
1434计算复杂度
1435算法的改进
144MAP译码算法
1441基于比特级网格图的MAP
译码算法
1442双向和并行MAP译码
1443计算复杂度
145基于分段网格的MAP译码
1451算法
1452计算复杂度和存储要求
146MaxLogMAP译码算法
1461基于比特级网格的Maxlog
MAP译码
1462基于分段网格的Maxlog
MAP译码
1463logMAP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5章级联编码、码分解与多阶段
译码
151单级级联码
152多级级联码
153多阶段软判决译码
154码的分解
155迭代多阶段MLD算法
156以卷积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编码
方案
157二进制码级联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6章Turbo编码
161Turbo编码简介
162Turbo码的距离特性
163Turbo码性能分析
164Turbo码的设计
165Turbo码的迭代译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7章低密度单奇偶校验码
171LDPC码简介
172线性分组码的泰纳图
173LDPC码的几何构造法
174EGLDPC码
175PGLDPC码
176LDPC码的译码
1761大数逻辑译码
1762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1763加权大数逻辑译码与加权
比特翻转译码
1764和积算法
1765有限几何LDPC码的
性能
177基于行分裂与列分裂的码构造
方法
178拆散泰纳图中的环
179缩短的有限几何LDPC码
1710Gallager LDPC码的构造方法
1711掩码EGGallager LDPC码
1712使用循环分解构造的准循环码
1713基于GF(ps)域上有限几何的LDPC
码构造
1714随机LDPC码
1715非规则LDPC码
1716图论LDPC码
1717基于均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构造
LDPC码
1718基于具有2个信息符号的缩短RS
码构造LDPC码
1719LDPC码与Turbo码的级联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8章网格编码调制
181网格编码调制简介
182TCM码的构造
183TCM性能分析
184旋转不变TCM
185多维TCM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9章分组编码调制
191距离概念
192多级分组调制码
193多级BCM码的多阶段译码
1931第一阶段译码
1932第二阶段译码
1933第三阶段译码
194级联编码调制
1941单级级联编码调制系统
1942多级级联编码调制系统
195乘积编码调制
196非对称错误保护的多级编码调制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0章纠突发错误码
201引言
202纠单个突发错误循环码的译码
203纠单个突发错误码
2031Fire码
2032短有效纠突发错误码
2033采用交织方法构造的纠突发
错误码
2034采用乘积方法构造的纠突发
错误码
204纠定段突发错误码
205纠突发和随机错误码
2051由RS码导出的码
2052级联码
2053能同时纠正突发和随机错误
的修正Fire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1章纠突发错误卷积码
211突发错误纠错能力的界
212纠突发错误卷积码
2121BerlekampPreparata码
2122IwadareMassey码
213交织卷积码
214同时纠突发和随机错误的卷积码
2141扩散码
2142突发发现码
2143突发捕获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2章自动请求重传(ARQ)策略
221基本ARQ方法
222采用有限容量接收缓存器的选择
重传ARQ
2221传输和重传过程
2222接收端的运行和错误恢复
过程
2223常态运行
2224阻塞态运行
2225吞吐效率
223混合模式重传ARQ
224混合ARQ方法
225一类半速率可逆码
226采用有限容量接收缓存器的Ⅱ型
混合选择重传ARQ
2261发送和重传过程
2262常态下接收端的运行
2263阻塞态下接收端的运行
2264吞吐效率2265可靠性
227采用卷积码的混合ARQ系统
228一个级联编码调制混合ARQ系统
2281系统中所采用的码
2282级联编码调制FEC子系统
及重传
2283一个特定系统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伽罗华域的表
附录BGF(2m)中元素的最小多项式
附录C长度至210-1的二进制本原
BCH码的生成多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