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
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

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

资料大小: 171.8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水利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当代   中国水利   1949   2011   王瑞芳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从江河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两个基本维度,揭示了新中国治水方针的转变及由此带来的水利建设重心的转移,清晰地勾画出当代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王瑞芳)利用翔实的文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阐述,对水利建设的利弊得失作了客观评判,并正视水利建设中的一些失误和缺点,总结了经验教训。《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创新意识,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具有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起步
一 “防止水患,兴修水利”方针
二 治淮新方针及治淮工程的启动
三 治淮工程从点线治理扩展到面的治理
四 荆江分洪工程的兴建
五 修建全国第一座大型水库
六 浑河大伙房水库工程建设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一 农田水利建设的起步
二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的修建
三 农田水利建设的普遍开展
四 农田水利建设初见成效
五 水土保持工作的起步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建设高潮
一 “三主”治水方针的确立
二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的兴起
三 1958年水利建设的成绩与特点
四 群众性治水运动新高潮的掀起
五 新一轮群众性的水利建设高潮
六 全党大办水利的利弊得失
第四章 三门峡水库的上马与改建
一 黄河流域的勘测与初步规划
二 根治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三 三门峡水库在争论中兴建
四 慎重对待兴建中的纷争
五 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水利建设
一 水利建设方针的调整
二 大中型水库配套工程的续建
三 华北地区次生盐碱化的控制
四 东北松辽平原的洪涝治理
五 江南机电排灌的发展
六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第六章 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水利建设高潮
一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的掀起
二 大中型水库灌区配套设施的兴修
三 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中出现的偏差
四 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的修建
五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的建成
第七章 兴修水库与海河水系的初步治理
一 十三陵水库的修建
二 怀柔水库的建设
三 密云水库的兴建
四 改造海河工程的实施
五 海河南系河道的治理
六 根治海河力度的加强
第八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利建设
一 工作重心转向注重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二 水利管理工作的展开及存在的问题
三 水利事业综合经营的展开
四 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展开
五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六 户包治理与“四荒”拍卖
第九章 新时期的江河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
一 淮河的统一规划治理
二 治淮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
四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
五 “南水北调”构想的慎重决策
六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实施
第十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事业
一 水利事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取得的新成就
二 新世纪水利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
三 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的深入开展
四 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
结语 水利事业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