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曲阜)论文集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曲阜)论文集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曲阜)论文集

资料大小: 342.54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轻工业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荣光   主编   论坛   亚洲   曲阜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曲阜)论文集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综 述
“礼之用,和为贵” :21 世纪的人类餐桌文明
  ———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尼山)宣言 ⋯⋯⋯⋯⋯⋯⋯⋯⋯⋯⋯⋯⋯⋯⋯⋯⋯⋯ (3)
餐桌文明,谦敬斯文
  ——— 当代中国人进食礼仪修为倡议 ⋯⋯⋯⋯⋯⋯⋯⋯⋯⋯⋯⋯⋯⋯⋯⋯⋯⋯⋯⋯⋯⋯ (5)
张仁寿 愿21世纪人类餐桌文明之花盛开
  ——— 在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上的致辞 ⋯⋯⋯⋯⋯⋯⋯⋯⋯⋯⋯⋯⋯⋯⋯⋯⋯⋯⋯⋯⋯ (7)
吴国平   在2015曲阜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10)
戴文战   浙江工商大学戴文战副校长致闭幕词 ⋯⋯⋯⋯⋯⋯⋯⋯⋯⋯⋯⋯⋯⋯⋯⋯⋯⋯ (11)
基调发言
石毛直道   东亚家庭的食事和儒教 ⋯⋯⋯⋯⋯⋯⋯⋯⋯⋯⋯⋯⋯⋯⋯⋯⋯⋯⋯⋯⋯⋯⋯ (15)
萨 班 食学历史学家是否有助于孔子的解读?
  ——— 基于枟论语枠外文翻译的思考 ⋯⋯⋯⋯⋯⋯⋯⋯⋯⋯⋯⋯⋯⋯⋯⋯⋯⋯⋯⋯⋯ (19)
赵荣光 中华食礼演进与中华民族精神重振
  ——— 中国尼山“中华食礼馆”文本设计思路与要点 ⋯⋯⋯⋯⋯⋯⋯⋯⋯⋯⋯⋯⋯⋯ (25)
艾伦 • 格列柯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出生食礼 ⋯⋯⋯⋯⋯⋯⋯⋯⋯⋯⋯⋯⋯⋯⋯⋯⋯ (40)
郑熙静 赵美淑 韩国的儒教礼制受容和祭祀食物的制定及变化
  ——— 以朝鲜时代吉礼为中心内容 ⋯⋯⋯⋯⋯⋯⋯⋯⋯⋯⋯⋯⋯⋯⋯⋯⋯⋯⋯⋯⋯⋯⋯ (47)
刘志琴   西餐初进中国对传统食俗的影响 ⋯⋯⋯⋯⋯⋯⋯⋯⋯⋯⋯⋯⋯⋯⋯⋯⋯⋯⋯ (55)
食礼仪与食文化
保罗 • 厄坎普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宴会伦理与政治诽谤 ⋯⋯⋯⋯⋯⋯⋯⋯⋯⋯⋯⋯⋯ (67)
雷蒙德• 阿基诺• 阿罗约 雷蒙• L • 拜纳雷特 拉乌尔• 安德拉达• 贝尔梅霍Ⅲ
  关于伊富高巴塔德粮仓屋的恢复和保护倡议 ⋯⋯⋯⋯⋯⋯⋯⋯⋯⋯⋯⋯⋯⋯⋯⋯⋯⋯ (73)
奥尔加 • 特拉诺娃  地方有机食品与俄罗斯传统美食的复兴 ⋯⋯⋯⋯⋯⋯⋯⋯⋯⋯ (86)
斯蒂凡诺 • 马加尼奥利  意大利政客阶层崇尚法国大餐 ? ⋯⋯⋯⋯⋯⋯⋯⋯⋯⋯⋯ (91)
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与原住民饮食礼仪研究
敖   其   蒙古族白食礼 ⋯⋯⋯⋯⋯⋯⋯⋯⋯⋯⋯⋯⋯⋯⋯⋯⋯⋯⋯⋯⋯⋯⋯⋯⋯⋯⋯⋯ (99)
浦忠勇   江宝钗  原初的礼 、法 、器 — 台湾阿里山邹族的饮食文化 ⋯⋯⋯⋯⋯ (106)
朱柔若   九族内外 :台湾原住民族祭典中食礼重构之解析 ⋯⋯⋯⋯⋯⋯⋯⋯⋯⋯ (122)
黄桂秋   中国壮侗语族群的糯稻、糯食与糯祭文化 ⋯⋯⋯⋯⋯⋯⋯⋯⋯⋯⋯⋯⋯⋯⋯⋯ (140)
陈   彪   黄祖宾  广西全州东山瑶族穇子酒制作工艺调查 ⋯⋯⋯⋯⋯⋯⋯⋯⋯ (150)
俸俊馨   胡   辉  傣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164)
玉时阶   恭城瑶族打油茶的饮食人类学分析 ⋯⋯⋯⋯⋯⋯⋯⋯⋯⋯⋯⋯⋯⋯⋯⋯⋯⋯ (170)
谢定源   试析湖北西南地区土家族饮食习俗的基本特征 ⋯⋯⋯⋯⋯⋯⋯⋯⋯⋯⋯ (177)
饮食文化交流
埃琳娜 • 卡布斯蒂娜  日本餐厅在俄罗斯的成功现象 ⋯⋯⋯⋯⋯⋯⋯⋯⋯⋯⋯⋯⋯⋯ (187)
拉玛托夫   柯若莫娃  质量保障和食物安全的制度评价 ⋯⋯⋯⋯⋯⋯⋯⋯⋯⋯⋯⋯ (190)
维希洛夫 • 尤里  金俊开   关于圣彼得堡的餐馆和中国食物的一项研究调查 ⋯ (193)
张   箭   从秘鲁到中国 :马铃薯的曲折发展与传播 ⋯⋯⋯⋯⋯⋯⋯⋯⋯⋯⋯⋯⋯⋯ (198)
高海薇 中西餐饮服务文化的差异与成因
  ——— 从餐桌摆台角度分析 ⋯⋯⋯⋯⋯⋯⋯⋯⋯⋯⋯⋯⋯⋯⋯⋯⋯⋯⋯⋯⋯⋯⋯ (214)
詹   嘉   历史时期中国陶瓷餐具对日本餐饮文化的影响 ⋯⋯⋯⋯⋯⋯⋯⋯⋯⋯⋯⋯ (220)
刘征宇 东亚传统食俗与全球化:基于中、台、日等地区西式快餐菜单的比较调查
⋯⋯⋯⋯⋯⋯⋯⋯⋯⋯⋯⋯⋯⋯⋯⋯⋯⋯⋯⋯⋯⋯⋯⋯⋯⋯⋯⋯⋯⋯⋯⋯⋯ (229)
食典章、食制度的形成与传播
曾雄生 食物的阶级性
  ——— 以稻米与中国北方人的生活为例 ⋯⋯⋯⋯⋯⋯⋯⋯⋯⋯⋯⋯⋯⋯⋯⋯⋯⋯⋯⋯ (239)
王   哲   王思明  东北豆酱传统制作工艺研究 ⋯⋯⋯⋯⋯⋯⋯⋯⋯⋯⋯⋯⋯⋯⋯⋯ (246)
俞为洁   唐宋乡村春秋二社的饮食习俗 ⋯⋯⋯⋯⋯⋯⋯⋯⋯⋯⋯⋯⋯⋯⋯⋯⋯⋯⋯⋯ (251)
高启安 来通传来与唐人“罚觥”
——— 以枟纂异记• 张生枠为线索 ⋯⋯⋯⋯⋯⋯⋯⋯⋯⋯⋯⋯⋯⋯⋯⋯⋯⋯⋯⋯⋯⋯⋯ (265)
沈   珉   宋代“以香侑宴”时俗考析 ⋯⋯⋯⋯⋯⋯⋯⋯⋯⋯⋯⋯⋯⋯⋯⋯⋯⋯⋯⋯⋯⋯ (288)
叶俊士   略论古精绝国人的饮食生活 ⋯⋯⋯⋯⋯⋯⋯⋯⋯⋯⋯⋯⋯⋯⋯⋯⋯⋯⋯⋯ (297)
亚洲饮食文化遗产研究
邵田田 周 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探索
  ———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传承绍兴菜烹饪技艺的实践为例 ⋯⋯⋯⋯⋯⋯ (307)
董   杰   枟王祯农书枠中的锤榨法及其现今遗存 ⋯⋯⋯⋯⋯⋯⋯⋯⋯⋯⋯⋯⋯⋯ (312)
朱桂凤   王乐文  哈尔滨“老厨家”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 ⋯⋯⋯⋯⋯⋯⋯⋯⋯⋯ (317)
李明晨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析
  ——— 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煨汤工艺”为个案 ⋯⋯⋯⋯⋯⋯⋯⋯⋯⋯⋯⋯⋯ (322)
卢塞夫   白乳扇 :地方食物与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 ⋯⋯⋯⋯⋯⋯⋯⋯⋯⋯⋯⋯⋯ (331)
世界茶礼与当代饮茶习俗研究
周嘉华   走向世界的中国茶艺茶礼 ⋯⋯⋯⋯⋯⋯⋯⋯⋯⋯⋯⋯⋯⋯⋯⋯⋯⋯⋯⋯⋯⋯ (347)
阿布力米提 • 买买提  维吾尔族茶文化研究 ⋯⋯⋯⋯⋯⋯⋯⋯⋯⋯⋯⋯⋯⋯⋯⋯⋯⋯ (356)
岗   措   论藏族的饮茶习俗 ⋯⋯⋯⋯⋯⋯⋯⋯⋯⋯⋯⋯⋯⋯⋯⋯⋯⋯⋯⋯⋯⋯⋯⋯⋯ (362)
刘?军丽   四川茶艺的起源、发展及美学特征研究 ⋯⋯⋯⋯⋯⋯⋯⋯⋯⋯⋯⋯⋯⋯⋯⋯⋯ (369)
邢   莉   中俄的茶叶贸易及社会价值评估 ⋯⋯⋯⋯⋯⋯⋯⋯⋯⋯⋯⋯⋯⋯⋯⋯⋯ (375)
曲荣波   张炳文  古文献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记载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据分析 ⋯ (384)
梁   子   重新确立茶道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敬健 中华茶) ⋯⋯⋯⋯⋯⋯⋯⋯⋯ (392)
区域饮食文化与礼仪研究
金喜燮   韩国传统母系家庭的婴儿周岁礼 ⋯⋯⋯⋯⋯⋯⋯⋯⋯⋯⋯⋯⋯⋯⋯⋯⋯⋯⋯ (403)
徐吉军   南宋的饮食风尚 ⋯⋯⋯⋯⋯⋯⋯⋯⋯⋯⋯⋯⋯⋯⋯⋯⋯⋯⋯⋯⋯⋯⋯⋯⋯⋯ (407)
次仁央宗 试论高原牧区饮食文化的变迁
  ——— 以西藏纳木错乡为例 ⋯⋯⋯⋯⋯⋯⋯⋯⋯⋯⋯⋯⋯⋯⋯⋯⋯⋯⋯⋯⋯⋯⋯⋯⋯ (416)
何   宏   穿青人饮食文化 ⋯⋯⋯⋯⋯⋯⋯⋯⋯⋯⋯⋯⋯⋯⋯⋯⋯⋯⋯⋯⋯⋯⋯⋯⋯⋯ (420)
黄   傲   陈祖福  林叶新   广西地区多元饮食文化现象浅析 ⋯⋯⋯⋯⋯⋯⋯ (428)
金洪霞 盖俊竹 “举醻逸逸、酒食合欢”之齐鲁礼食文化探究
  ——— 以山东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传承为例 ⋯⋯⋯⋯⋯⋯⋯⋯⋯⋯⋯⋯⋯⋯⋯⋯⋯ (437)
朱立挺   大数据时代对陕菜及西安商圈中陕西元素现状分析 ⋯⋯⋯⋯⋯⋯⋯⋯⋯⋯⋯ (444)
中华饮食思想的现时代价值
曹幸穗   张   苏  中国古代的畜奶文化及乳制食品 ⋯⋯⋯⋯⋯⋯⋯⋯⋯⋯⋯⋯ (459)
姚伟钧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礼的起源探析 ⋯⋯⋯⋯⋯⋯⋯⋯⋯⋯⋯⋯⋯⋯⋯⋯⋯ (473)
朱多生   “天人合一”哲学观对中国食文化影响刍议 ⋯⋯⋯⋯⋯⋯⋯⋯⋯⋯⋯⋯⋯⋯⋯ (480)
赵建民   郭志刚  枟管子枠衣食富足与礼食文明对山东饮食文化的影响 ⋯⋯⋯⋯ (488)
邵万宽   中国人饮食习惯与心态思辨 ⋯⋯⋯⋯⋯⋯⋯⋯⋯⋯⋯⋯⋯⋯⋯⋯⋯⋯⋯⋯⋯ (495)
李建刚   中国饮食活动中敬老现象的文化分析 ⋯⋯⋯⋯⋯⋯⋯⋯⋯⋯⋯⋯⋯⋯⋯⋯⋯ (502)
饮食教育与食学学科
岡田恒周   “正食”在食育中的作用和目的 ⋯⋯⋯⋯⋯⋯⋯⋯⋯⋯⋯⋯⋯⋯⋯⋯⋯⋯⋯ (513)
蔡爱琴 探索日本传统饮食与礼仪文化
  ——— 从儒学视点论述 ⋯⋯⋯⋯⋯⋯⋯⋯⋯⋯⋯⋯⋯⋯⋯⋯⋯⋯⋯⋯⋯⋯⋯⋯⋯⋯⋯ (518)
郑   南   袁枚与萨瓦兰 :东西两位传统食学终结者理论方法的比较研究 ⋯⋯⋯ (524)
衍圣公府菜技术标准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贾奎琳 • 纽曼  孔子 :他的食物和饮食观念 ⋯⋯⋯⋯⋯⋯⋯⋯⋯⋯⋯⋯⋯⋯⋯⋯⋯⋯⋯ (539)
赵荣光 “衍圣公府食事”是人类文明史的宝贵遗产
  ——— 基于梳理枟衍圣公府档案枠的认识 ⋯⋯⋯⋯⋯⋯⋯⋯⋯⋯⋯⋯⋯⋯⋯⋯⋯⋯ (545)
周永河   当代韩国人饮食生活中的孔孟食道 ⋯⋯⋯⋯⋯⋯⋯⋯⋯⋯⋯⋯⋯⋯⋯⋯⋯⋯ (550)
季鸿崑   孔孟食道与孟子 、荀子人性善恶之辩 ⋯⋯⋯⋯⋯⋯⋯⋯⋯⋯⋯⋯⋯⋯⋯⋯⋯ (557)
王喜庆   饮食之礼的市场价值 ⋯⋯⋯⋯⋯⋯⋯⋯⋯⋯⋯⋯⋯⋯⋯⋯⋯⋯⋯⋯⋯⋯⋯⋯ (567)
刘智豪   林孟怜  台湾庙口小吃文化与社会功能 :以新竹都城隍庙为例 ⋯⋯⋯⋯ (573)
杨文定   中国少数民族啖鼠习俗的研究与文献述论 ⋯⋯⋯⋯⋯⋯⋯⋯⋯⋯⋯⋯⋯⋯⋯ (580)
郑   南   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会议综述 ⋯⋯⋯⋯⋯⋯⋯⋯⋯⋯⋯⋯⋯⋯⋯⋯⋯⋯⋯⋯ (585)
郑   南   后   记 ⋯⋯⋯⋯⋯⋯⋯⋯⋯⋯⋯⋯⋯⋯⋯⋯⋯⋯⋯⋯⋯⋯⋯⋯⋯⋯⋯⋯⋯⋯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