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哲学心理学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资料大小: 39.41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哲学心理学
更新日期: 2020-04-16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受用   一生   王阳明   心学   2014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出版时间:2014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越发孤寂。《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借力阳明心学所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自我内心的力量,帮助现代读者透明本心、开怀洒脱,积极开拓事业、舒缓被欲望折磨的痛苦,使生命更轻松、更精彩。
目录
第一章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阳明说“心力” 关注心之本体 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 良知在人心,勿迷失自己 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圣人之心如明镜,应变无穷 第二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说“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像圣人一样立志于道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成为力之所及 立志要选对方向,也要量力而行 立大志,成大事 第三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说“德性” 以德为先,良知自在人心 仁者爱天下万物 成大事,心中当有大气象 凡事当以诚待之 做人当顶天立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将美好的品德根植于心 修炼不迁怒于人的品德 第四章 “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王阳明说“宽心” 调整心态,不为泥泞所累 看破世情,身处繁华而不动 清空心灵,淡看荣辱毁誉 敞开胸怀,免被俗世尘埃所扰 存天理,去人欲 顺其自然者,当成大器 安贫乐道,泰然自若 第五章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王阳明说“淡定” 心若不动,则不为环境所束缚 心无外物,谁能扰我 非宁静无以致远 怀一颗清净心,远离外界的烦扰 气定神闲,不受外物所扰 悉心静坐,沉静内心 以淡定的心态应对失败 第六章 动心忍性之徐,恍若有悟--王阳明说“包容” 拥有像圣人一样的宽广胸襟 挡住别人,也会堵自己的路 做人要忍让内敛 对待恶人,宽容地安抚比责罚更有效 忍小过,成大事 第七章 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王阳明说“学问” 使学问融会贯通于内心深处 学问自在内心,不宜外求 把知识化为心上的智慧 在万事万物上学习,才能更好地致良知 做学问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所长进 有一种方法叫“心上学” 抛弃虚浮的文辞,追求经典的实质 学问要点化,但不如自己悟 第八章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王阳明说“做事” 人要在事上磨炼下功夫 学会变通,因时而动 打消急于求成的念头 再细小的事,也值得用心去做 从自省中完善自己 第九章 士大夫志行无渐,不因毁誉而有荣辱--王阳明说“官道” 居官当修德业 为官当有士大夫气节 及时论功行赏,论罪处罚 为国为民立远谋 第十章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王阳明说“行孝” 行孝,首先要使父母无忧 要有诚于孝亲的心 孝顺要发自内心,由衷201而出 孝顺父母,经不起等待 第十一章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王阳明说“交友” 结交朋友当互相谦让 以友为镜,察己不足 切忌不讲策略地当面指责他人 少指责,多赞美 第十二章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浊清--王阳明说“死亡” 智慧地看待生死苦乐 生未可喜,死亦未可悲 生死如昼夜交替一样平常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度 第十三章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王阳明说“圆满” 依心行事,体味圆满 养心,才能更好地致良知 空心,才会心灵清明不糊涂 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