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哲学心理学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科学的形象 2002年版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科学的形象 2002年版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科学的形象 2002年版

资料大小: 5.7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哲学心理学
更新日期: 2020-04-17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译丛   形象   科学   西方哲学   世纪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科学的形象
出版时间:2002
丛编项: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内容简介
  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领域中,反实在论者与科学实在论者一样,派别林立。在诸多形式的反实在论派别中,范·弗拉森是一个辩证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生于1943年,哲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任美国科学哲学协会主席。1980年出版了《科学的形象》一书,该书出版后,在美国科学哲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1985年,美国科学哲学界曾就此书召开了专门的讨论会,讨论会上各位哲学家的发言后来以《科学的形象》为题,由丘奇兰德与胡克主编出版。他的反实在论思想被作为一种较温和的思想为很多人所接受,大量的科学文献都曾引用了他的建构经验论观点。并且由于他的思想的辩证性,许多实在论哲学家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理论,作了建构主义的修正。在某种意义上,范·弗拉森的思想是当今西方科学哲学辩证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科学实在论的论证

一、科学实在论和建构经验论
1.对科学实在论的表述
2.对实在论的替代
3.建构性的经验论
二、理论/观察的“两分”
三、最佳说明的推理
四、对说明要求的限制
五、共因原则
六、说明的极限:一场思想实验
七、魔鬼与终极论证

第三章 拯救现象

一、模型
二、表观运动和绝对空间
三、牛顿理论的经验内容
四、理论及其扩展
五、扩展:成功与一定意义上的失败
六、句法学方法的失败
七、解释学的循环
八、经验描述的极限
九、理论的新图景

第四章 经验主义和科学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怀疑论
二、方法论和实验设计
1.理论的角色
2.测量电子的电荷
3.波依德关于方法论的哲学解释
4.科学活动的现象学
三、合取异议
四、实用主义的优点和说明
1.其他优点
2.语用学的侵入
3.对说明的探索

第五章 说明的语用学

一、说明的语言
1.真理和语法
2.几个实例
二、有偏见的历史
1.亨普尔:信念的基础
2.萨蒙:统计学上的相关因素
3.理论的总体性质
4.难点:非对称性及其对立观点
5.因果性:必要条件
6.因果性:萨蒙的理论
7.因果性的线索
8.有关“为什么”的问题
9.详细阐述的线索
三、说明的非对称性:概述
1.非对称性与语境:亚里士多德之筛
2.“塔与阴影”
四、说明的模型
1.语境和命题
2.问题
3.有关“为什么”的问题的理论
4.对答案的评价
5.预设前提与阐述的相关性
五、结论

第六章 概率:科学的新模型

一、一般科学中的统计学
二、经典统计力学
1.对无知的测量
2.客观概率和认知概率的界定
3.无限性的介入
三、量子力学中的概率
1.与经典案例的不可类比性
2.有条件的量子概率
3.测量的有效集
四、走向对概率的经验论解释
1.作为实验模型的概率空间
2.严格频率解释
3.倾向和有效序列
4.模态频率解释
5.统计理论的经验适当性
五、模态:哲学的堡垒
1.经验主义和模态
2.科学的语言
3.没有形而上学的模态

第七章 温和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