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机械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上 第三版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编委会 主编] 2013年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上 第三版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编委会 主编] 2013年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上 第三版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编委会 主编] 2013年

资料大小: 368.33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机械
更新日期: 2019-11-16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主编   第三   实用手册   编委会   机械设计

本地下载(40点)  备用下载(40点)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上册 第3版)
作 者: 王少怀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套装上下册)(第3版)》从机械设计的思考过程、思考方法和设计顺序入手,阐述机械设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设计者了解并掌握整个设计的全过程及各设计阶段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手册提供了实际机械设计所需的详细、充分的设计内容,包括:主要机械传动、机构、结构的设计步骤、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的计算及数据;液压及气动系统的组成、元器件结构原理、系统设计;现代数字自动化设计中必须采用的变频电动机、伺服电动机、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产品。手册中编入的标准件、工程材料、外购通用零部件产品等,均重点说明了选用方法或选用实例,务求达到选用准确、合理,并加快选用过程。为启发设计者的构思并为具体设计提供借鉴,专门选择了40多个实际生产设备中已经应用的典型机构及减速器设计图例,并对图例作了设计分析及工艺性的详细说明,这是本手册的另一特色。本手册既适合刚从事机械设计的新设计人员及高校机械专业师生,也适合有丰富经验的机械设计人员使用。

上册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篇 机械设计的步骤及构思
第1章 机械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步骤
1 机械设计的内容
2 机械设计的步骤
2.1 设计整体规划
2.2 设计计划
2.3 草案图设计
2.4 计划图设计
2.5 零件图绘制
2.6 装配图绘制
2.7 零件明细表
2.8 制造及生产服务
2.9 检测及试运转
2.10 评估、总结及鉴定
第2章 机械设计的构思
1 设计的构思过程
2 设计构思过程与约束(限制)条件
3 传感控制技术是机械设计构思的重要内容
第3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概要
1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
2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2.1 CAD系统硬件
2.2 CAD系统软件
第2篇 机械设计的基础
第1章 机械的功能及实现功能的机构和结构
1 机械的功能及限制(约束)条件
2 实现功能的机构和结构
2.1 实现动作功能的机构
2.2 实现承载功能的结构
2.3 实现传递力及力矩功能的结构
2.4 实现定位功能的机构及结构
2.5 实现零件固定、连接功能的结构
2.6 实现零件间位置配合功能的结构
3 机构和结构的具体化设计
第2章 零件的形状设计
1 零件形状设计需要满足的条件
2 考虑零件强度的形状设计
3 零件形状设计需考虑机械加工或电加工的工艺要求
3.1 机械加工和电加工可制得的形状
3.2 考虑各种机械加工工艺性的形状设计
4 零件形状设计需考虑结构的合理性
5 零件形状设计需考虑可装配和可拆卸
6 焊接件、铸造件、锻压件和冲压件的工艺性形状设计要求
6.1 焊接件的工艺要求及形状设计
6.2 铸件的工艺要求及形状设计
6.3 考虑锻压工艺的锻件形状设计
6.4 考虑冲压工艺要求的冷冲压件形状设计
7 考虑热处理工艺的零件形状设计
8 考虑不同性能材料的零件形状设计
8.1 粉末冶金材料件的形状设计
8.2 橡胶制品的形状设计
9 考虑设备外观、造型及操作性的形状设计
9.1 考虑设备外观、造型的形状设计
9.2 色彩设计
9.3 考虑操作性的形状设计
第3章 作用于机械上的力及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设计
1 作用于机械上的力
1.1 静态力
1.2 动态力
1.3 电动机及其他动力装置的驱动力
2 零件的强度
2.1 静强度和刚度设计
2.2 零件材料的疲劳强度设计
第4章 尺寸、尺寸极限与配合、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1 尺寸的确定、优先数及标准尺寸
1.1 尺寸的确定
1.2 优先数及其选用
1.3 标准尺寸
2 尺寸极限与配合
2.1 尺寸极限与配合的概念及术语定义
2.2 标准公差等级及基本偏差
2.3 孔、轴的极限偏差及孔、轴配合
2.4 公差等级和配合的选择及应用
2.5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2.6 公称尺寸至18mm的小尺寸孔、轴公差带
2.7 圆锥的锥度与锥角、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
3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3.1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的定义和标注方法
3.2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的数值及选用
4 表面粗糙度、波纹度
4.1 表面粗糙度
4.2 表面波纹度
4.3 表面粗糙度和波纹度的符号及标注
第5章 零件加工工艺、检测及装配
1 加工工艺
1.1 机械零件通用切削加工
1.2 圆柱齿轮和蜗杆副的加工
1.3 锥齿轮加工
1.4 花键加工
1.5 螺纹加工
1.6 电加工
2 零件检测
2.1 长度测量
2.2 角度测量
2.3 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
2.4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2.5 螺纹的测量
2.6 圆柱齿轮的测量
2.7 蜗杆、蜗轮的测量
3 机械装配
3.1 机械装配的内容
3.2 机械装配中的尺寸调整
3.3 装配方法举例
第6章 机械加工刀具、零件设计相关的工艺基准
1 刀具
1.1 刀具对零件形状设计的影响
1.2 车刀、刨刀及插刀
1.3 孔加工刀具
1.4 铣刀及拉刀
1.5 齿轮、蜗轮、花键及链轮的加工刀具
1.6 螺纹刀具
1.7 数控机床用的刀具系统
2 零件设计的工艺基准
第7章 钢的热处理、表面处理及材料选用
1 钢的热处理原理
1.1 钢的平衡组织
1.2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1.3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 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2.1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2.2 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
3 钢的热处理的有关技术问题
3.1 钢的热处理缺陷及防止
3.2 热处理工序位置的确定
3.3 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4 热处理技术条件的标注
4 常用零件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性能及应用
4.1 齿轮类零件
4.2 轴类零件
4.3 蜗轮、蜗杆零件
4.4 弹簧零件
4.5 机床丝杠零件
4.6 汽车、拖拉机配件
4.7 矿山机械及其他零件
5 钢的表面处理
5.1 表面改性技术
5.2 表面薄膜技术
5.3 表面涂覆技术
第8章 机械工程材料选用
1 铸铁
1.1 铸铁的牌号表示方法及示例
1.2 灰铸铁
1.3 球墨铸铁
1.4 可锻铸铁
1.5 抗磨铸铁
1.6 耐热铸铁
2 钢材
2.1 钢铁产品的牌号表示方法及示例
2.2 钢材的主要性能
2.3 钢材的选择
2.4 机械制造常用钢材的牌号、性能及选用
2.5 模具钢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6 特殊性能钢
3 钢型材
3.1 型钢
3.2 钢管
3.3 钢板和钢带
4 有色金属材料
4.1 铜及铜合金
4.2 铝及铝合金
5 粉末冶金材料
5.1 粉末冶金减摩材料
5.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6 非金属材料
6.1 橡胶
6.2 工程塑料
6.3 石棉制品
第9章 机械制图及零件形状结构表示方法
1 机械制图
1.1 剖面区域表示法
1.2 图样画法
2 零件形状结构表示方法
2.1 中心孔在图样上的标示及标注
2.2 螺纹、螺纹副及紧固件的画法及标注
2.3 矩形花键及渐开线花键的画法及标记
2.4 齿轮、齿条、蜗轮、链轮在视图上的画法及工作图
2.5 弹簧的画法
2.6 滚动轴承表示法
2.7 动密封圈表示法
2.8 焊缝符号、坡口尺寸、焊接方法代号
第3篇 螺纹标准、连接标准件和
第4篇 弹簧及滚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