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职场励志/成功学 >跟大师学人脉关系 翟鸿燊编著 2006
跟大师学人脉关系 翟鸿燊编著 2006

跟大师学人脉关系 翟鸿燊编著 2006

资料大小: 7.86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职场励志/成功学
更新日期: 2023-03-30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编著   大师   人脉   关系   翟鸿燊

本地下载(10点)  备用下载(10点)

内容简介
跟大师学人脉关系
作者:翟鸿燊编著
出版时间:2006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假借外力,巧达目的第二章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第三章 善于观察,把握分寸第四章 圆融妥贴,灵活变通第五章 能说会道,成已达事第六章 恩威并施,知人善任第七章 唯谨唯慎,知进知退第八章 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第九章 谋事以德,公私分明第十章 洞察人心,有智有慧王之涣凭细节断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了这首雄奇豪迈,意境深远的诗作,你一定会悟出深刻的哲理。这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他不但富有文采,而且还深有智慧,善于根据细节来断定事情的来龙去脉,由此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 王之涣在文安县任上时,曾办过一个案件:有户人家,当家人常年在外做生意,家中只有姑嫂二人,相依为命。嫂嫂能干体贴,姑娘温柔美丽,日子过得很安定。但在一天晚间,姑娘突然惨死在房中。嫂嫂发现案情,立即呈报县衙。王之涣问那嫂子:“你是怎样发现案情的?”嫂子说:“晚上,我正在磨房推磨,忽听小姑惨叫救命声,我就立即奔向卧室,在院内看见一个人影,因为天黑,看不清面目。只见他光着上身,我上前抓他,谁知他身强力壮,脊梁又光滑,被他脱身逃走了。”王之涣又问:“你们两个年轻女子在家,难道平素不作防备吗”“我家饲养了一只黄狗,但不知怎的,晚上没听见狗叫声。”王之涣闻言大怒:“那狗不为主人效力,实在可恶!” 次日,正值庙会,王之涣决定在庙会上当众审问恶狗。这真是件新鲜事。赶庙会的附近村民闻讯都来观看王之涣审狗。人越聚越多,整个庙宇都挤满了。此时王之涣吩咐差役把庙门关紧。他把孩子、老人、妇女分批地赶出门外,只留下百来个青年、壮年男子,这些人你看我望,不知王之涣要干什么。 王之涣一声断喝:“都把衣服脱了,面朝墙站好!”那些人不敢违抗,只得照办。王之涣一个个验看那些男子的脊梁,其中有一男子脊梁上有两道红印,他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的叫阿狗。”“你与死者可相识? ”“不……”阿狗支支吾吾,但又不得不实说:“我与她是街坊邻居,当然相识。”“给我将阿狗拿下,其余的人都可自行离庙。’经过审问,阿狗承认了强奸姑娘,进而将姑娘杀死的罪行。王之涣是如何在众多的赶庙会的人中认出罪犯的呢?事后他对提出疑问的人说:“根据案情,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那就必定是青壮年作的案。那晚黄狗不叫,说明作案者是个熟人,再加那人曾被死者嫂嫂遇见,而且在光脊梁上抓过一把,只要逐步排除不可能者,那么具备上述几个条件的阿狗就必定是凶犯无疑。”至于审问黄狗,是王之涣故作耸人之举,以吸引众人来赶庙会,可麻痹作案者的心理,使之上钩。王之涣根据狗不咬熟人的道理,逮住了杀人犯。 学有所思: 主事者一定要注意细节,抓住主要的细节,就能够一举找到问题的关键。很多时候,细节定成败,我们不能小看! P40-41
目录
第一章 假借外力,巧达目的
第二章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第三章 善于观察,把握分寸
第四章 圆融妥贴,灵活变通
第五章 能说会道,成已达事
第六章 恩威并施,知人善任
第七章 唯谨唯慎,知进知退
第八章 深谋远虑,未雨绸缪
第九章 谋事以德,公私分明
第十章 洞察人心,有智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