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轻工业 >人人学茶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 图解版 (第2版)
人人学茶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 图解版 (第2版)

人人学茶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 图解版 (第2版)

资料大小: 78.6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轻工业
更新日期: 2020-08-08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图解   上手   次品   主编   远华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人人学茶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 图解版 (第2版)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红茶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茶人辈出。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而驰名内外,但因其名丛众多、制茶工岂复杂,茶友对其了解有限。 《**次品岩茶就上手(图解版)》是系统介绍岩茶的入门级茶书,作者李远华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基础内容,包括岩茶发展与传播、岩茶主产地的生态环境、与岩韵相关的传统耕作方法、茶树晶种、手工制茶与机械制茶技术、岩茶冲泡品鉴与茶席设计等;此外,作者还梳理出岩茶诗文、礼俗、茶百戏等反映岩茶文化的内容,可扩大茶友对岩茶的全面认知。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解明晰,文字浅显易懂,确是一本茶友学习了解武夷岩茶的好书。
本书是系统介绍岩茶的入门级茶书,作者多为从事武夷岩茶研究旳年轻茶人,他们从茶生物科学与文化层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岩茶的过去与现在。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茶饮爱好者识茶、品茶有助益。 -刘勤晋(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原所长)
作者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基础内容,包括岩茶发展与传播、岩茶主产地的生态环境、与岩韵相关的传统耕作方法、茶树品种、手工制茶与机械制茶技术、岩茶冲泡品鉴与茶席设计等;此外,作者还梳理出岩茶诗文、礼俗、茶百戏等反映岩茶文化的内容,可扩大茶友对岩茶的全面认知。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解明晰,文字浅显易懂,确是一本茶友学习了解武夷岩茶的好书。-陈荣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师)
目录
**篇 进入岩茶世界 / 001
一、岩茶之旅 / 002
(一)大红袍母树 / 002
(二)万里茶路起点:下梅 / 003
(三)印象大红袍 / 006
(四)岩茶与儒释道的关系 / 006
二、武夷茶与武夷岩茶 / 009
三、走进博物馆的“大红袍” / 010
四、屏幕上的武夷茶 / 011
第二篇 岩茶之出/ 013
一、现今岩茶产地 / 014
二、正岩、半岩与洲茶 / 016
(一)正岩产地与特点 / 017
(二)半岩产地与特点 / 021
(三)洲茶产地与特点 / 021
(四)正岩、半岩与洲茶的品质比较 / 021
三、岩茶知名企业(商会) / 021
(一)百年传统茶行 / 021
(二)现今武夷山岩茶品牌企业(商会) / 023
第三篇 岩茶之生/ 025
一、岩茶的生长环境 / 026
(一)土壤 / 026
(二)温度 / 027
(三)水分 / 027
(四)光照 / 027
二、岩茶栽培 / 027
三、岩茶种植品种 / 030
四、茶树花名 / 033
第四篇 岩茶之成/ 035
一、岩茶采摘 / 036
(一)采摘时间 / 036
(二)采摘标准 / 037
(三)采摘方式 / 037
(四)茶青贮运 / 037
二、手工制作岩茶 / 037
三、机制岩茶 / 040
第五篇 岩茶之辨:大红袍·水仙/ 043
一、岩茶名丛 / 044
二、名丛之冠大红袍 / 045
(一)大红袍母树与“奇丹” / 045
(二)拼配大红袍 / 046
(三)优质大红袍的辨识与选购 / 048
三、岩茶望族水仙 / 049
(一)春季水仙与冬片水仙 / 049
(二)老枞水仙 / 051
(三)老枞水仙的选购 / 051
第六篇 岩茶之辨:名丛/ 053
一、岩茶主要名丛辨识 / 054
二、岩茶的陈放与优劣鉴别 / 059
三、如何辨识岩韵 / 062
(一)岩韵是什么 / 062
(二)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风格 / 062
(三)岩韵的显著特征 / 063
(四)岩韵的形成原因 / 064
四、武夷岩茶的储藏 / 064
(一)存放条件 / 064
(二)具体保存方法 / 065
第七篇 岩茶之享/ 067
一、岩茶与健康 / 068
(一)消除疲劳,提神益思 / 068
(二)消食除腻,止渴生津 / 068
(三)利尿排毒,杀菌消炎 / 069
(四)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 070
(五)减肥健美,强心健体 / 071
(六)科学饮茶,有利健康 / 071
二、岩茶冲泡品饮 / 072
(一)武夷岩茶的生活泡法 / 072
(二)武夷岩茶的审评泡法 / 074
(三)武夷岩茶的茶艺泡法 / 074
三、特色茶饮、茶餐、茶点 / 075
(一)特色茶饮 / 075
(二)特色茶餐 / 077
(三)特色茶点 / 078
第八篇 岩茶之美:茶艺·茶席/ 083
一、岩茶茶艺 / 084
二、居家茶席 / 091
第九篇 岩茶足迹/ 097
一、岩茶的兴衰 / 098
二、因茶市而盛的下梅村 / 099
三、岩茶传播中的两个重要家族—晋商常氏、下梅邹氏 / 100
四、武夷岩茶原产地产品保护申请获批 / 101
五、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 101
六、武夷岩茶在北京 / 101
七、武夷岩茶在东北 / 102
八、武夷岩茶香飘海外 / 103
九、海峡两岸的茶缘 / 104
第十篇 岩茶礼俗/ 113
一、饮茶风俗 / 114
(一)敬茶 / 114
(二)斗茶 / 114
二、茶与婚礼 / 116
三、祭祀用茶 / 116
四、喊山与开山 / 117
(一)何为“喊山” / 118
(二)何为“开山” / 118
五、武夷采茶歌谣 / 119
第十一篇 岩茶历史与诗文/ 121
一、悠久的历史 / 122
(一)武夷山何时有茶 / 122
(二)武夷茶兴盛于唐宋 / 124
(三)元定为贡品,明改制炒青绿茶 / 125
(四)历史上武夷茶的对外贸易 / 126
(五)武夷茶之妙,正当兴盛时 / 130
二、历代高僧与武夷茶 / 133
(一)扣冰古佛(唐、五代) / 133
(二)禅月大师贯休(唐、五代) / 134
(三)圆悟、大慧、道谦(宋) / 135
(四)茶烹香水胜曹溪:超位禅师、铁华上人(明、清) / 135
(五)一宵茶话留千载:释超全(清) / 136
三、文人逸士与岩茶 / 138
(一)道家内丹南五祖白玉蟾与武夷茶 / 138
(二)才子袁枚品武夷茶 / 138
四、武夷咏茶诗赏析 / 138
五、茶事词曲 / 145
(一)茶词 / 145
(二)茶曲 / 147
专题一 探寻茶汤的奥秘—茶百戏的传承与创新 / 148
专题二 武夷岩茶术语 / 156
专题三 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 / 158
专题四 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 172
专题五 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措施 / 180
专题六 岩茶热点问题问答 / 188
参考文献 /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