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管理学 >卓越管理论丛 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管理
卓越管理论丛 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管理

卓越管理论丛 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管理

资料大小: 66.87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管理学
更新日期: 2020-04-27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群体   应用   利益   合作   博弈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管理
出版时间:2006
丛编项: 卓越管理论丛
内容简介
  在冲突管理和经济博弈论方面,国内外已出版多本书籍。其中冲突管理方面的书籍,主要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论述具体冲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定性讨论管理冲突可以采取的各种方法。博弈论方面的著作,多数从无共同利益的角度讨论局中人的非合作博弈均衡;少数讨论合作博弈的著作,则又从具有完全共同利益角度,探讨合作的收益分配问题。本书首先系统地研究了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共同利益目标识别方法、群体合作理论、群体冲突理论;然后研究了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动态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在理论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对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群体冲突、虚拟咨询公司的合作管理、私有企业业主与职业经理人合作与激励、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博弈等一系列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许多可行的合作管理思想和实际操作建议。本书对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群体合作管理研究人员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可作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博士生,学习博弈论或对策论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政府、企业中高层领导管理合作联盟、团队工作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成果概述
1.3本书的结构
理论篇
第2章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成员合作博弈的相关研究概况
2.1 Morton Deutsch合作竞争理论
2.2东西方文化、习惯对博弈规则的影响比较
2.3冲突分析理论
2.3.1冲突的定性分析
2.3.2冲突的定量分析
2.4合作博弈理论
2.5促进合作博弈
2.5.1机制设置
2.5.2自我执行合作协议
2.6动态博弈及谈判
2.6.1动态博弈
2.6.2 Nash均衡的实现过程——调整和谈判
2.7合作博弈的其他研究动向
参考文献
第3章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共同利益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3.1概述和评论
3.2动态合作及其模式
3.3基于可达矩阵的目标集成方法
3.4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模式
3.5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形成机制
3.5.1理性机制
3.5.2效用转移机制
3.5.3协商机制
3.5.4三种机制的互动关系
3.6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冲突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4章 n人冲突分析的超对策理论
4.1概述和评论
4.2咒人超对策的定义和模型
4.2.1简单博弈的定义
4.2.2超对策的定义
4.2.3规人冲突的超对策模型
4.3超对策的逻辑结构
4.4超对策的稳定性分析
4.4.1超对策稳定性分析的特征
4.4.2超对策稳定性分析的概念
4.4.3超对策稳定性分析的程序
4.5超对策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博弈动态演化研究
5.1概述和评论
5.2组织内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重复对策模型
5.2.1组织内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对策类型
5.2.2基于渴望紧张累积评价的重复对策模型
5.2.3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5.2.4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和讨论
5.3利益群体动态合作竞争的微分动力模型
5.3.1合作竞争的微分动力模型及均衡
5.3.2合作竞争模型的均衡及其稳定性
5.3.3合作子系统辨识
5.3.4合作子系统集成——联盟块(Alliance block)
5.3.5合作竞争系统的动态递缩演化
5.4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满意度模型
5.4.1合作满意度结构模型
5.4.2合作满意度博弈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成员特征及历史信息的群体合作动态演化仿真与分析
6.1群体重复合作博弈的理I生分析
6.1.1重复合作博弈的理性分析
6.1.2概念
6.1.3认知模式与研究边界界定
6.2合作意愿度的演化分析
6.2.1合作意愿度的演化过程
6.2.2合作意愿度迭代模型的整合
6.2.3£+1阶段DWC值ai(t+1)
6.2.4模型的理论应用——揭示博弈均衡的调整实现过程
6.3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仿真系统的开发实现
6.3.1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的仿真流程
6.3.2无限合作博弈函数及变量设计(N=2)
6.4博弈者认知模式与合作意愿度仿真结果分析
6.4.1双方都是柔性思维的博弈者
6.4.2双方都是柔性思维的博弈者与双方都是刚性思维的博弈者之间的比较
6.4.3一方是柔性思维的博弈者与另一方是刚性思维的博弈者之间的比较
6.4.4三种模式比较
6.4.5群体合作演化结论
6.4.6实证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章 非完全共同利益企业团队的合作博弈研究
7.1概述和评论
7.2企业团队的定义和特征
7.3企业团队中社会虚度和背信弃义效应模式分析
7.3.1社会虚度和背信弃义效应模式的表现形式
7.3.2社会虚度和背信弃义效应模式的诱因分析
7.4促进团队合作的机制选择
7.4.1n人博弈的合作促进机制
7.4.2监督机制
7.4.3社会效益机制
7.4.4奖惩机制
7.4.5信誉机制
7.4.6社会面子尊重机制
7.5非完全共同利益企业团队合作博弈的实证分析
7.5.1某无缝钢管公司的效应模式分析
7.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8章 团队生产动态博弈和团队工作激励研究
8.1概述和评论
8.2团队生产动态博弈模型
8.2.1团队生产微分博弈模型的建立
8.2.2微分博弈的几个概念
8.3团队生产博弈模型的动态分析
8.4团队Pareto最优及机制设置
8.5团队效率与剩余分配激励机制
8.5.1团队理论
8.5.2基于Nash均衡的最优剩余分配
8.5.3监督不可行时的最优剩余分配
8.5.4监督技术下的最优剩余分配
参考文献
应 用 篇
第9章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分析
9.1概述和评论
9.2问题的背景、历史与现状
9.2.1中国
9.2.2俄罗斯
9.2.3蒙古
9.2.4朝鲜
9.2.5韩国
9.2.6日本
9.3局中人各自的意图
9.3.1中国在TREZ发展中的目的
9.3.2俄罗斯的目的
9.3.3蒙古的目的
9.3.4朝鲜的目的
9.3.5韩国的目的
9.3.6日本的目的
9.4冲突模型
9.4.1决策者及其策略
9.4.2决策者的偏好
9.4.3冲突的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网络环境下虚拟咨询公司的合作模式研究
10.1概述和评论
10.2 VCC形成的内在机制
10.3 VCC合作的策略
10.3.1合作各方优势互补
10.3.2有效的磋商需要有效的联系
10.3.3利益分配
10.4 VCC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10.4.1 VCC的质量管理模式
10.4.2绩效评估的度量指标和模型
10.5 VCC的激励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第11章 促进私有企业业主与职业经理人合作的激励模型研究
11.1概述和评论
11.2管理技能参与分红回填法激励机制创立的前提条件
11.3管理技能参与经营的法律规定与股份类型
11.3.1关于无形资产人股的国家法律法规
11.3.2知识产权人股分红的股份类型
11.4管理技能参与分红回填法的基本思路
11.5经理人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1.5.1所有者收益
11.5.2企业核心竞争力
11.5.3员工的综合收益
11.6管理技能参与分红股份额配置模型
11.6.1管理技能参与分红股份额配置的一般模型
11.6.2评价指标奖励函数的示范模型
11.6.3经理人所获得的管理技能分红股份激励分析
11.6.4关于激励函数的进一步说明
11.7公司管理技能参与分红回填法经理人激励案例分析
11.7.1益生药业有限公司的成立
11.7.2危机产生——经理人的价值得不到承认
11.7.3化险为夷——经理人以管理技能参与分红
参考文献
第12章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博弈集成研究
12.1概述与评论
12.2中外合资企业各方的合作动机分析
12.2.1合资外方的合作动机
12.2.2合资中方的合作动机
12.3中外各方合资动机的冲突及实现程度分析
12.3.1合资动机的冲突
12.3.2各方合资动机的合理对应机制
12.4外方母公司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影响
12.5外方母公司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影响方式
12.5.1硬性控制手段
12.5.2软性控制手段
12.6外方控制对合资企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建议
12.7中外合资企业的合作过程管理支持系统
12.8典型合资企业合作过程的仿真分析
12.8.1中外合资企业合作意愿度动态变化过程的图型化表示方法
12.8.2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博弈过程的分类、特点及合作关系影响因素的取值方法
12.8.3典型合资企业(中方谈判实力下降型)中外方合作意愿度变化过程的动态演化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